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率府副使

右率府副使

官名。明初太子东宫职官。参见“左率府副使”。

猜你喜欢

  • 三色人

    宋制,以流外、进纳与摄官合称三色人。有举主二员,三色官可至吏部或本路监司参选,拟注差遣窠阙。摄官可入小县簿尉;进纳授试衔,入下州判、司,中下县簿尉;流外入下县簿、尉。

  • 将虞候

    宋朝军职名。隶属都一级统兵官,由都头、副都头或军使、副兵马使管辖,位十将下、承局上。低级军职名。宋代马步军“都”一级编制中有将虞候一职,在马军由军使、副兵马使管辖,在步军由都头、副都头管辖,地位在十将

  • 司社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社中士佐官,正一命。

  • 特羊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都尉。管理公羊之牧养。隶太仆寺司羊署。

  • 博尔赤

    蒙古语,意为“司膳”、“厨师”。蒙、元怯薛执事名。又译宝儿赤、卜儿赤、博儿赤、保兀儿赤、保儿赤。掌宫廷烹饪与宴饮。

  • 策问

    选官制度。汉朝皇帝常常将经义及政事方面的问题书之于策,召纳臣民应对,谓之策问,为当时选拔人才常用考试方法之一。

  • 常平官

    宋朝常平仓提举官、管勾官、监官通称。

  • 武略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内园使、洛苑使、如京使、崇仪使置,为正七品武阶官,属大使臣。官名。宋置,为武职八阶,在诸司任官为正使。见《宋史·职官九·武阶》、“武功大夫”条。

  • 邮传司

    官署名。见“邮传局”。

  • 戎部

    官署名。渤海国置,右六司支司之一,置郎中、员外,以主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