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允
官名。渤海国官,比唐朝尚书右丞。
官名。渤海国官,比唐朝尚书右丞。
官吏的泛称。《国语·鲁语下》:“今吾子之教官僚,曰陷而后恭,道将何为。”《三国志·吴书·步骘传》:“至于今日,官寮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如此天地焉得无变?”
外戚和宦官的合称。《后汉书·仲长统传》:“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
新莽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合称。始建国元年 (后9)置,与四辅三公并居公位,位次三公。东汉废。官名,西汉末年,王莽以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为四将,位公。见《汉书·王莽传》。
因游说而得官,为战国时士人入仕途径之一。其时士人以智辩与对时局的策略,以游说或上书的方式取得君主的信任可直接取得官位,是一条最直捷的仕途。当时孟子、荀子以及韩非、李斯等均以此而仕。
官署名。金朝置。掌捕盗。设于诸府下。
即“噶布什贤喇依昂邦”。
官名。辽置,为遥辇帐节度使司的主官。见“遥辇帐节度使司”。
清末新军士兵分为目与兵两级,又各分正副。每棚有正副目各一人,带领正兵四人,副兵八人。正副目不作为军官。
武官名。见“侍卫司”。
官名,汉置,掌收工税等。详“工官”、“工官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