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尉

县尉

官名。战国置。县级行政机构佐官,掌一县军事,逐捕盗贼。秦汉沿置,大县设左、右尉,小县多为一人,都城所在县或设多人。秩四百石至二百石,由中央任命。自有治所主要属吏有尉史、尉从佐。三国魏同。晋以后,京师畿县置六部尉、经途尉等,余县同魏制。北朝仅畿县设。隋、唐、五代掌课调征收,判司户、司法等曹事务。隋炀帝曾改县正,寻改书佐。唐初复改县尉,员额品秩各因县之级别而异,少至一人,多者六人,阶从八品下至从九品下不等。通常为进士入仕者初任之官,京畿县尉尤为显重,入朝可授郎官、御史等职。宋朝自太祖建隆三年(962)始置,统辖弓手,维持治安。元丰改制,定为从九品。辽、金、元均设,掌巡捕盗贼。金代赤县尉正八品,其他正九品。下县以主簿兼领。元朝县尉从九品,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


官名。秦汉县皆置尉,掌捕盗贼,按察奸宄。其后历代沿置。元代既置尉,又置典史;明代废尉,留典史。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通典·职官十五·总论县佐》。

猜你喜欢

  • 西作坊

    见“作坊”。

  • 老扈氏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左传·昭公十七年》谓是九农正之一。蔡邕《独断》说:“老扈氏农正,趣民收麦。”为附会之说。参见“少皞”。

  • 紫花印

    清制,中央六部、都察院,以及外省督、抚之文书,可盖紫色印信,故称紫花印。

  • 官吏泛称。在朝廷执政者称大臣,在君王左右侍御者称小臣。秦以后也沿用作为官吏、百姓对皇帝的自称或作为第一人称的谦称。1、君主属下的官叫“臣”。2、臣对君的自称;百姓对皇帝的自称。3、大臣。4、官吏的泛称

  • 课长

    官名。为课的主官。见“课”。

  • 成汉将军

    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岑彭传》:“秦丰相赵京举宜城降,拜为成汉将军。”

  • 太监

    ①官名。辽朝置,或称大监,为少府、秘书、太府诸监长官。元朝沿置,在艺文监等府署仍为长官,在太府、秘书、中尚、章佩诸监则降为次官,位在太卿或监卿之下。② 明朝置为宦官衙门长官。洪武二十八年(1395)于

  • 侍御主文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任职于侍御曹的主文中散,选用才学之士,亦有由中书学生迁任者。五品中。参见“主文中散”。

  • 三京国子监

    见“西京国子监”。

  • 相典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丞相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