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地方行政区名。清朝在新开发的地区设置,属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有直隶厅和散厅之别,直隶厅与府、直隶州平行,直隶于省; 散厅与散州、县平行,隶于府。长官均为同知或通判。


(1) 官署名。明清各部的内部事务机关有司务厅,清末各部通设机关有承政厅、参议厅,大理院有总检察厅,京师设巡警总厅、各级审判厅等。辛亥革命后为中央机构的组成单位或省政府的职能部门。如北洋政府时期审计院分置三厅,重要的机关置总务厅、秘书厅、事务厅等;各省亦分置各厅。国民党政府中央机构中的厅与司同级,下设各处;各省政府分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等厅,亦为处的上级单位。(2) 政区名。清代在新开发地区设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分为直隶厅与散厅两级,直隶厅隶属于省,与府、直隶州平行;散厅隶属于府或直隶州,与散州和县同级。

猜你喜欢

  • 勇猛知兵法者

    汉朝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始于汉成帝元延元年秋七月。《汉书·成帝纪》:“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知兵法者各一人。”

  • 宗有司

    宗(宗伯)属吏。《国语·鲁语上》:“夏文弗忌为宗,蒸将跻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

  • 官名。西周置。武职。职掌及官位大小不详。见《散盘铭》。

  • 必呈万户府

    官署名。元朝置,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必呈(又译必赤里,今青海贵德)吐蕃部族。设达鲁花赤二员,万户四员。

  • 典膳丞

    官名。即太子典膳丞。

  • 西台右相

    官名。见“西台”。

  • 广储司总办郎中

    官名。清朝内务府广储司之职官。又作“总管六库郎中”,或简称“总管郎中”总掌司属六库之出纳。额设四人,本府二人,部员兼充二人。

  • 经总制使

    官名。宋置此官,掌经制东南财赋。其职事与经制使大体相同。参看“经制使”条。

  • 土副千户

    武职土官名。清制,秩从五品,甘肃地区置二人:平番县、洮州各一人。

  • 镇北大将军

    官名。三国蜀、吴置,职掌与镇北将军同,唯资历深者得任此职,历代皆不常置。三国蜀后主延熙六年(243),王平任此职,统汉中守军,以拒魏军。三国吴会稽王孙亮时,曾授魏降将文钦为此职。晋定为二品,禄赐与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