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道

十道

监察区名。唐贞观初因山河之便,分全国为十个监察区,称为十道。(1) 关内道,东距河,西抵垅坂,南据终南,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省东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2) 河南道,东尽海,西距函谷,南濒淮,北薄于河,相当今河南、山东两省的大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3) 河东道,东距常山,西据河,南抵首阳、太行,北边匈奴故塞,相当今山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境。(4) 河北道,东并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榆关、蓟门,相当今河北省兼及山东、河南、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境。(5) 陇右道,东接秦州,西踰流沙,南连蜀及吐番,北界沙漠,相当今甘肃、新疆省的大部,兼及青海省西宁一带。(6) 山南道,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距商华二山,相当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部、四川省东部兼及河南、湖南两省境。(7) 淮南道,东临海,西抵汉,南距江,北及淮,相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应山、汉阳一带。(8) 江南道、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和贵州省东北部地区。(9) 剑南道,东连牂牁,西界吐番,南接群蛮,北通剑阁,相当今四川省西半部兼及云南北部。(10) 岭南道,东南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兼及越南民主共和国境。开元中增置为“十五道”,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太庙署令

    官名。即太庙令。

  • 乡自治公所

    乡自治组织的执行机关。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七月三日北洋政府公布《乡自治制》,但未实行。其中规定,乡的自治执行机关为自治公所,设乡长一人,由乡自治会选出,呈由县知事委任,掌办本乡的自治行政事务;并

  • 鸿胪寺右丞

    官名。明朝鸿胪寺置,一人,从七品。详见“鸿胪寺左丞”。

  • 领皇太后诸局事

    官名。辽朝北面官,总领皇太后帐祇应诸局之事。

  • 郡邸长丞

    官名合称,汉置,即郡邸长与郡邸丞。长为正职,丞为副职,掌诸郡在京师之邸。参看“郡邸长”、“郡邸丞”条。官名。西汉大鸿胪的属官有郡邸长及丞。郡邸,《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

  • 副镇抚

    官名。明初掌军事司法的职官。详见“都镇抚”。

  • 提督誊黄右通政

    即“誊黄右通政”。官名。明置,属通政使司。《明史·职官二》说:“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置提督誊黄右通政,不理司事,录武官黄卫所袭替之故,以征选事。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革。”

  • 监门直事

    官名。即太子左、右监门率统领之监门直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此名,增为六十人,唐朝复名监门直长。

  • 右庶子

    官名。隋朝置,为太子典书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典书坊为右春坊,右庶子为右中护。咸亨元年 (670) 复旧。睿宗景云二年 (711) 再改典书坊为右春坊,以其比中书令,置

  • 殿中监

    官名。三国魏置,七品,掌殿中张设监护之事,领禁兵。《三国志·卫臻传》: “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两晋及十六国后凉皆领禁兵,掌殿中宿卫,管理皇帝生活事务,亦代宣诏旨,地位虽低,颇有权势。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