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列士

列士

爵名。①周天子所命,又称“元士”。位同诸侯国家的下大夫。《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以朝服。”韦昭注:“列士,元士也。”②诸侯国君所命,同“上士”。《左传·哀公十一年》:“吴将伐齐,越小率其众以朝焉,王及列士皆有馈赂。”


1、诸士、名士。《国语·周语上》:“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2、有名望的士人。《管子·君臣》:“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功能于上矣。”

3、同烈士,有志节的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徇同殉。

猜你喜欢

  • 都官部郎中

    官名。明初刑部都官部长官。初二人,正五品。洪武十三年(1380),改一人。掌本属部之事。参见“都官部”。

  • 关外侯

    爵名。东汉末曹操置,以赏军功,位在关中侯下,不食租。三国魏、晋朝、南朝均置。陈九品,秩视六百石。爵名,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十月曹操置,仅赏军功,无封地,不食租税,十六级,位在关中侯(十七级)下。《三国志·

  • 万言书

    官场用语。臣僚向皇帝所上长篇奏章,称为万言书。

  • 保安大夫

    医官阶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榷易使置,后定为正七品。金朝置为太医官二十五阶第五阶,正五品中。元朝沿置,为太医散官十五阶第三阶,正四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

  • 海防道

    专职道员名。清初在浙江、江苏设海防道,管理海防事务。后废,以沿海巡道兼管其事。

  • 考功部

    官署名。明初吏部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 始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十三年改设主事一人。掌官吏考课、黜陟之事。二十九年改称考功清吏司。

  • 蕃汉内外马步总管

    武官名。后唐置,为统领蕃汉内外马步军的将领。《资治通鉴·后唐纪二》记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六月“壬辰,以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为宣武节度使,代李存审为蕃汉内外马步总管。”

  • 通赞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天王府,主管朝会时传达天王言语。知非子《金陵杂记》说:“伪通赞知贼土音。”设左一通赞、右二通赞至左七通赞、右八通赞,计八人,其官阶为职同检点。衔前冠殿前二字。

  • 百将

    官名。战国秦置。统领百人士卒的将官。《商君书·境内》: “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其战,百将、屯长不得首,斩。”武官名。战国时秦国军队编制,每百人设百将一人以统率之。

  • 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官名。五代始置,为侍卫亲军马军统兵官之一,位都指挥使下、都虞候上。宋朝沿置,为三衙军职之一,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长官。一员,徽宗政和四年 (1114) 定品序在正任观察使之上,正五品。武官名。见“侍卫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