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出身与流品对于任官的限制

出身与流品对于任官的限制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魏晋南北朝实行门阀制度,出身的高低与清浊与整个的选格相关,可说是一种普遍的任用限制。其时贵族子弟入仕的年龄低, 初任的官职高,寒门入仕年龄高,而且只能升至一定官职。官员的任用,根据不同的身份与流品,都有具体的限制规定。至隋唐五代, 此种限制仍明显存在。如《唐会要》卷七十五记神功元年(公元697年)闰十月二十五日敕:“八寺丞, 九寺主簿,诸监丞、簿,通事舍人,大理寺司直、评事,左右卫、千牛卫、金吾卫、左右率府、羽林卫长史, 太子通事舍人,亲王掾属、判司、参军,京兆、河南、太原判司,赤县簿、尉,御史台主簿, 校书, 正字, 詹事府主簿, 协律郎, 奉礼, 太祝等, 出身入仕既有殊途, 望秩常班, 须从甄异。其有从流外及视品官出身者,不得任前官。其中书主书, 门下录事、尚书都事七品官中,亦为紧要,一例不许,颇乖劝奖,其考词有清干景行,吏用文理者,选日简择,取历十六考以上者,听量拟左右金吾长史及寺监丞。”《旧五代史·周本纪》记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诏:“寺监摄官七周年以上者,同明经出身,今后诸寺监不得以白身署摄。”

猜你喜欢

  • 弁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织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弁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 开印

    见“封印”。

  • 正侍郎

    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武臣阶官,从七品。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秩从七品。

  • 天义

    爵位名,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简称为义。见“六爵”。

  • 牛羊使

    官名。宋初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 (998) ,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废。官名。

  • 三服之官

    官名,又称服官、三服官,掌献三服。《后汉书·马援传》:“元帝置服官。”注:“前书音义曰: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縰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绡为夏服。元帝节省,故罢之。”参看“三服官”条。

  • 南学正管学官

    官名。清朝国子监所属南学之主管官。雍正九年(1731)设,一人,由国子监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内选充。管理学内事务。官名。清朝国子监南学之主官。掌南学事。雍正九年(1731)设一人,由六堂助教、学正、学

  • 将作大监

    官名。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 改将作大匠置,炀帝大业三年(607) 复名大匠,五年又改大监,正四品; 十三年又改为令。唐高祖武德(618—626)初复改大匠,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缮工大监,

  • 咒禁师

    官名。唐朝殿中省尚药局置四员,太常寺太医署置二员,流外三品,掌咒禁驱邪。流外官名。唐代于殿中省尚药局置四人,太常寺太医署置二人,掌以咒禁祓除邪魅为厉,病者须斋戒以接受祓除,是一种巫术。

  • 御药房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掌皇帝用药。置提督太监正、副二人;近侍、医官无定员。与太医院相辅。凡皇帝有疾,御医诊毕将药方送入,御药房用金罐煎成进上。罐口以“御药谨封”缄记。宫廷祗应机构。明置,掌皇帝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