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官

内官

①帝王近侍之臣,或称中官。汉朝亦指宦官。北魏道武帝天赐二年 (405) 置员二人,比侍中、常侍、迭直左右。②后宫女官。《国语· 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高诱注:“五御,九嫔也。”历代后宫女官统称内官。③官署名。西汉少府、宗正均置。少府所属以令、丞主之,宗正所属以长、丞主之。④宋朝内侍官通称。


1、官名,秦汉置,属宗正,掌分、寸、尺、丈,其长官称长、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注:“师古曰:《律历志》(说)主分、寸、尺、丈也。”

2、泛指侍卫官。汉朝侍卫官称内官,非侍卫官称外官。

3、京官、朝内官。在京城朝内做官的称内官,也称京官。在地方上做官的称外官。

4、女官。天子的嫔、御称内官。《左传·昭公元年》:“内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注:“内官,嫔、御。”历代后官女官皆称内官。

5、宦官,太监。明初宦者十二监有内官监,又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明代宦官》:“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立马傍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见《明史·职官志三》。

猜你喜欢

  • 典膳局

    官署名。北齐太子门下坊置,有监、丞各二员。隋朝沿置。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监为郎,置二员; 丞二员,隶太子左春坊。掌东宫进膳、尝食,每夕更值于厨; 另有主食、典食等属。唐置,供应膳食的机关。其长

  • 司土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土司长官,掌各种陶器的制作。下设小司土下大夫、小司土上士以佐其职,领复工中士、陶工中士、涂工中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改置下大夫为长官

  • 典苑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寝局,员二人。从七品,唐朝改正七品,为司苑之佐。协掌园囿种植花果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尽归其职于宦

  • 翊卫大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武臣阶官,从五品。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置。掌侍卫。见《宋史·职官九·国朝武选、武阶》。

  • 诏板

    皇帝的命令文告,同诏书。因诏书写于板上,故名。《后汉书·窦武传》: “(曹节) 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板,拜王甫为黄门令。”诏旨的别称,也就是皇帝的圣旨、命令。《后汉书·窦武传》:“召尚书官属,

  • 工官令

    官名,汉置,为该署长官。西汉属少府,掌器物制造;东汉属郡县,主工税物。《后汉书·百官五》:“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凡郡县)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参看“工官

  • 大尉

    现军衔。尉官的最高一级,其职一般为营长。

  • 御史府

    官署名。明朝建文二年(1400)改原都察院而置,设官御史大夫,改所辖各道为左、右两院,设御史二十八人。成祖即位,复旧制。参见“都察院”。官署名。汉代御史的官署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台、兰台、兰台寺、御史大

  • 太姬

    官名。北齐皇后之母位号,视第一品,班在长公主之上。

  • 王府咨议参军

    官名。晋代公府均置咨议参军,取咨询谋议军事而名,位在诸参军上。梁始于皇弟皇子府置咨议参军,陈沿置。北齐与隋诸王府亦置咨议参军。唐亲王府咨议参军秩正五品上。宋亲王府亦置,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