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光禄司

光禄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改光禄寺置,职掌机构略同,升其秩。卿从三品、少卿从四品,丞从六品。所用司官,或内官,或流官,或庖人,出身不同,皆授散官。十年定其散官品秩,内官、流官除授者各照内官、流官散官给授; 庖人除授者,卿从三品,授尚膳大夫,少卿正五品,授奉膳大夫,丞从六品,授司膳郎,各署丞从七品,授掌膳郎,监事从八品,授执膳郎。三十年复改光禄寺。


官署名。清末置,属礼部。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光禄寺并入礼部精膳司,更名光禄司,除精膳司各员改为光禄司官员外,添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

猜你喜欢

  • 杂考

    官吏考核制度。明朝定,凡外官,或一、二年,或三年、九年进行考核,以定黜陟迁转。

  • 梦占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占梦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卜下大夫属官,掌其岁时,以天地阴阳、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下设梦占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近署

    指皇宫的官署。《后汉书·窦武传》:“武乃白太后曰:故事,黄门、常侍但当给事省内,典门户,主近署财物耳。”《三国志·吴书·华覈传》:“臣以愚蔽,误忝近署。”

  • 河渠署令

    官名。即河渠令。

  • 六参官

    唐朝称五品以上的武官等为六参官。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号称六参官,因其一月朝参六次。唐制,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五日一朝参,号称六参官。意谓每月六次朝见皇帝。

  • 准备将领

    官名。宋朝都督、制置大使、经略使等属官,临时派遣处置各种事务。军事幕职名。宋置,为都督、制置大使、经略使等所属,以备临时差遣,处理军中各种杂务。

  • 工程队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学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宣统三年 (1911) 改隶军学处。掌拟工程队教育、训练、校阅之计划,审定工程队操法,核议工程队应用军械器具材料,考察所属学堂成绩

  • 鹰扬郎将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骠骑将军置,鹰扬府长官,置一员,正五品。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改为军头,升正四品下。官名。隋置,为府兵将领。隋改骠骑为鹰扬郎将,正五品;改车骑为鹰扬副郎将,从五品。

  • 苗疆缺

    清朝外官缺分之一。属此缺者有云南之元江、鹤庆、广南、普洱、昭通、镇边等府、厅通判、同知,镇雄、恩乐、恩安、永善、宁洱、宝耳等州、县,贵州之古州兵备道,黎平、镇远、都匀、铜仁等府同知,清江、都江、丹江通

  • 羽林丞

    官名,汉置,掌羽林。西汉有令丞,东汉省令置丞。左丞掌羽左骑,为羽林左监之属官;右丞为羽林右监之属官,佐右监掌羽林右骑。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