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衔
官场用语。清制,凡公文由两人以上联合署名者称“会衔”。
官场用语。清制,凡公文由两人以上联合署名者称“会衔”。
太子的称谓。《后汉书·安帝纪》:“降夺储嫡,开萌邪蠹。”
武职土官名。清制,贵州省置四人:镇远府属三人,石阡府属一人。
官名。辽置,见“大国舅司”。
官署名。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由昭和署改立,掌音律,秩正六品,隶礼部仪凤司。皇庆元年(1312),升从五品。置署令、署丞、管勾各二员,协音、协律各一员。官署名。元武宗至大四年,改昭和署为天乐署,
官名。北魏置。掌管东方少数民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三品下,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北齐沿置,从三品。
官名。清末各学堂负责斋务之职官,又名斋务长。光绪二十七年(1901)后在全国各类中等、高等新式学堂及大学堂普遍设置。掌考验学员品行及堂外寄宿舍一切事务。辖监学官、检查官。
宦官职名。明置,见“林衡署提督太监”。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勒置。《晋书·石勒载记下》: “建德校尉王和掘得员石。”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五班,普通六年 (525)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九班。陈沿置,拟八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五班。
官署名。①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置,掌依典礼裁定行礼所用仪仗、法物等制度。多以参知政事为判院,学士、丞郎、诸司三品以上为知院。仁宗天圣元年(1023)废。②清初内府机构之一。顺治十七年(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