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① 西周武官。《师旂鼎铭》: “师旂众仆不从王征于方。”②春秋战国时掌御车之官。《国语·晋语七》:“魏绛斩其仆。”韦昭注: “仆,御也。”秦、西汉亦置,为詹事属官。西汉诸侯王国属官原有太仆,汉武帝改曰仆,秩千石。后代或因或改。③魏晋南北朝太子仆省称。详 “太子仆”。④春秋战国时家臣合称。《礼·礼运》: “仕于家曰仆。”《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1、武官,西周置。《师旂鼎铭》:“师旂众仆,不从王征于方。”

2、御车官。春秋时置。《国语·晋语七》:“魏降斩其仆。”韦昭注:“仆,御也。”其后,魏、韩、齐、秦等皆置。

3、掌车马。秦汉皆置,属詹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中宫仆一人,千石。本注曰:宦者。主驭:太仆,秩二千石,中兴省‘太’,減秩千石,以属长秋。”又太子少傅的属官有太子仆一人,千石,掌车马,职如太仆。见《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汉初,王国置太仆,主车及驭,汉武帝改王国太仆为仆,省太字,职事不变。《后汉书·百官五·中尉》:“郎中令一人,仆一人,秩皆千石……仆主车及驭,如太仆。本注曰:太仆,比二千石,武帝改,但曰仆,又減其秩。”汉武帝改太仆曰仆,是改王国之太仆曰仆,而非改天子之太仆曰仆。东汉天子之太仆仍称太仆。《后汉书·百官志二·太仆》:“太仆,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车马。天子每出,掌驾上鹵簿用;大驾则执驭。丞一人,比千石。”

4、家臣。春秋战国时家臣称仆。《礼记·礼运》:“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左传·昭公七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参看“太仆”条。

猜你喜欢

  • 多尹

    殷朝诸长官合称。《甲骨文合集》第三二九八○片: “甲午贞,其令多尹作王寝。”参见“族尹”。一般政务官的合称。商代设置,西周金文称之为“诸尹”或“殷正百辟”,《尚书·盘庚》称之为“百执事”,《酒诰》称之

  • 遒人

    官名。相传夏朝所置。掌宣布政令。《尚书夏书·胤征》: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孔安国传: “遒人,宣令之官。”《左传·襄公十四年》: “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木铎

  • 典天舆长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府置,正副各一,共二人。主管天王乘舆,官阶为职同检点。参见“典舆长”。

  • 都右司徒

    官名。战国置。《古玺汇编》第二一号:“囗都右司徒”。

  • 贵州司

    官署名。即“贵州清吏司”。

  • 步军参尉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属官。雍正四年(1726)设。掌分辖八旗步军。乾隆十九年(1754)改“步军副尉”。

  • 僚寀

    官、百官。《晋书·王戎传》:“虽立总鼎司,而委事僚寀。僚寀也写作寮寀。

  • 三等道

    道的等级之一。北洋政府时期规定,凡辖县较少、政务较简或财赋一直较薄的道,为三等道。

  • 厩苑官啬夫

    官名,又名厩啬夫、厩苑啬夫,秦汉皆置,为县属吏,主马厩,掌养马。参看“啬夫”、“厩啬夫”条。

  • 议政大臣

    见“议政王大臣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