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大夫

中大夫

①爵名。春秋始置。晋、齐等国分大夫爵为上、中、下三等,为其中第二等。郑国置称 “亚大夫”。战国魏沿置。②官名。秦、汉时置,为皇帝侍从官员,属郎中令,秩比二千石。掌论议,侍从皇帝左右,无定员,多至数十人。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更名光禄大夫。三国吴沿置。③王国官。汉朝置,多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奉使京城及诸国之事。两晋南朝沿置,晋置六人,九品,南朝宋、梁均置,品秩同晋。北朝亦置,北魏为从八品下或从九品上,孝文帝改革,遂罢。北齐同于北魏。①官名。北魏置为职事官员,如典命中大夫等,各有分职,从三品上。后罢。西魏恭帝三年 (556) 行周礼,建六官,天官、地官等六府皆置。北周沿置,为六府所辖诸司长官。武帝建德二年 (573) 罢,宣帝复置。正五命。依其职掌不同,有吏部中大夫、民部中大夫等。十六国后赵、后秦均置。⑤散官名。唐朝置为从四品下文散官。诸王嫡子封郡王者,由此叙阶。宋初沿唐制,置为文散官,从四品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改置为正五品寄禄官,以取代旧寄禄官秘书监。金朝置为从四品中文散官,元朝置,改从三品,宣授。明朝为文散官,从三品,升授。


1、官名,俸比二千石,掌论议。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王莽又更名为司中(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和《汉书·王莽传》)。《汉书·张耳陈馀传》:“中大夫泄公曰:臣素知之。”《汉书·吴王刘濞传》:“(吴王刘濞)闻胶西王勇,好兵,诸侯皆畏惮之,于是乃使中大夫应高口说胶西王。”

春秋时晋国置,掌参谋议论。《左传·僖公四年》:“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战国时魏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秦置中大夫,汉因之,掌顾问应对议论,无固定职事,俸比二千石,为皇帝的侍从官,无定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汉朝诸王国也置,多以文学之士充任,掌奉命出使京城及诸王国。《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以骠骑长史为东平太傅,掾为中大夫,令史为王家郎。”三国时吴置。两晋置,六品。南朝宋梁也置。北魏置,从三品上。西魏六府置,北周沿置,为六府所辖各司长官。唐置,从四品下,为文散官。宋初沿唐制,后改为正五品寄禄官。金为从四品中文散官,元改为从三品,宣授;明为从三品,升授。详历代官志。

2、爵名,春秋时始置,晋、齐诸国分大夫爵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魏沿置。《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

猜你喜欢

  • 通事谒者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增置谒者台属官,置二十员,从六品,同内史省通事舍人之职。官名。隋炀帝把谒者与通事舍人二官合并,称通事谒者,掌出使慰劳,呈奏案章等。见《隋书·百官下·谒者台》、《通典·职官

  • 群司

    官制用语,犹言“各个部门”。《后汉书·明帝纪》:“群司勉修职事。”

  • 宣议郎

    见“宣义郎”② 。官名。明代文阶官正七品吏员出身授宣议郎。见《明史·职官一·吏部》。

  •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五代与宋设置,属贤良忠直类,本为汉代察举科目之一。唐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诏举, 姜公辅等四人及第;贞元元年(公元785年)诏举,韦执谊等十四人及第;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诏举

  • 帘子库首领太监

    官名。清朝工部制造库所属帘子库之主官。掌库事。顺治元年(1644)设一人。

  • 殿中监

    官名。三国魏置,七品,掌殿中张设监护之事,领禁兵。《三国志·卫臻传》: “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两晋及十六国后凉皆领禁兵,掌殿中宿卫,管理皇帝生活事务,亦代宣诏旨,地位虽低,颇有权势。南朝

  • 比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比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比部员外郎,见该条。

  • 奥鲁总管府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为削夺汉军万户军权,于燕京、益都济南、河南、北京、平阳太原、真定、东平、大名彰德、西京、京兆十路分立,分管各地汉军军户。至元元年(1264),罢各路奥鲁总管府,设总

  • 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司

    见“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

  • 玉清昭应宫都监

    宫观官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始置,以入内内侍省押班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