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卫将军

中卫将军

官名。三国魏元帝咸熙二年 (265)于晋王司马昭相国府置,统兵,位在骁骑将军、左右长史之上。司马炎即晋王位后,分为左、右卫将军。十六国前凉、后燕仍置。南朝梁武帝天监六年 (507) 复置,以尚书右仆射王茂任之。天监七年,王茂进号车骑将军,又以领军将军曹景宗为之。与中军、中权、中抚将军合称四中将军,地位显要,专授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初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二十三班,与四征将军同班,大通三年 (529) 改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三班。陈改为拟二品,秩中二千石。


武官名。晋文帝司马昭相魏时于相府置中卫军,始有中卫将军之名。梁陈时作为优礼大臣的虚号,梁秩第二十三班,陈秩第二品,加“”者进位一阶,优者加同三公。《梁书·元帝纪》记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九月辛酉,以前郢州刺史南平王恪为中卫将军、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

猜你喜欢

  • 大长秋卿

    官名。即“大长秋”。十六国后燕、北魏亦称“大长秋卿”。参见“大长秋” 。

  • 出使奥国大臣

    官名。清朝光绪七年(1881)设。出使德国大臣兼。正二品。十三年,改驻俄大臣兼。二十八年,始专设出使奥国(奥地利)大臣。辖二等参赞、二等通译、一等书记、二等书记各一人。

  • 带队

    武官名。见“团营”。

  • ①官署名。春秋时齐国置。掌管地方军事。《管子·小匡》三乡为属,属有帅。五属一大夫。武政听属,文政听乡”。②属吏。《周礼·天官·冢宰》:“帅其属而掌邦治。”汉朝泛指三公府和郡县等官府各曹的属吏,各曹主管

  • 都官考课七十二法

    三国魏考课官吏的规定。明帝时令散骑常侍刘劭作都官考课七二条,作为都官尚书考察官吏的依据。《三国志·魏书·刘劭传》记有刘劭制成七十二条后向明帝的上书,但无七十二条的具体内容的说明,故其详已不可知。由于其

  • 右三护军府副护军

    官名。同“右一护军府副护军”。

  • 村议会

    村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北洋政府时期,云南省于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七月公布《村自治条例》,开始实行村自治。村自治的议决机关为村议会,由议员组成,其名额依户口多寡而定,一百户以下的五人,一百户以上

  • 强弩校尉

    武官名。汉武帝时以路博德为强弩校尉,领兵官,地位略低于将军。见《宋书·百官下》。

  • 拔贡

    选举名目。明朝泛指增拔贡生之制。清初定为五贡之一,每六年一次,乾隆七年(1742)改十二年一举。每次选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人,由各学政经考选保送入京,经朝考合格者,分别派充京官、知县或教职。科举制度

  • 宣使

    吏员名。元置,属中书省,员额五十人,掌传宣命令及给使差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