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典军
官名。三国蜀、吴置。蜀后主建兴(223—237) 末,胡济曾任之,统诸军,封成阳亭侯,后迁中监军。吴置中、左、右典军,典宿卫禁军。东晋祖约代兄祖逖镇谯时,以戴洋为之,后迁督护。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蜀后主时,胡济曾任此职,统诸军。吴置左中右典军,掌宿卫禁军。《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不敏,言多增咎。”注:“亮公文上尚书曰……行中典军讨虏将臣上官雝……”
官名。三国蜀、吴置。蜀后主建兴(223—237) 末,胡济曾任之,统诸军,封成阳亭侯,后迁中监军。吴置中、左、右典军,典宿卫禁军。东晋祖约代兄祖逖镇谯时,以戴洋为之,后迁督护。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蜀后主时,胡济曾任此职,统诸军。吴置左中右典军,掌宿卫禁军。《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不敏,言多增咎。”注:“亮公文上尚书曰……行中典军讨虏将臣上官雝……”
周朝祭祀时由史官宣读的祝祷文告。《尚书·周书·洛诰》: “王命作册逸祝策。”
官名。北齐太常寺置太乐署令及丞,掌诸乐及行礼节奏等事。隋唐沿置,宋称太乐局,金称大乐署,均属太常寺。元代大乐署属太常礼仪院。参见“太乐局”、“大乐署”。
明、清负责翻译阿拉伯语言文字的部门。始置于永乐五年(1407),设译字生、通事以掌其事。初隶翰林院,弘治七年(1494)改隶太常寺。清初沿置,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省并入礼部。
官名。清末各省巡防队各营长官。光绪三十一年(1905)后各省旧军渐改为巡防队。三十三年定制,分五路驻防,每路辖步马队若干营,营置管带官一人。职掌管理全营事务。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客省官员,次于客省使。宫名。辽置,为客省的佐官,地位在都客省、客省使之下。见“客省”。
官名。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皇帝亲行南郊大礼临时设置,以参知政事充任。
官名。汉朝时西域龟兹等国置,员一人。官名,汉时西域龟兹国有此官,主要负责抵御匈奴的入侵。见《汉书·西域传·龟兹国》,参看“却胡君”条。
官署名。南宋秘书省置,掌图书经籍之事。
官署名。元朝置。建置、品秩、职掌、设官皆同大都太仓。
1、皇帝的父亲。《汉书·儒林传·申公》:“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2、太皇太后的省称。《宋史·贾似道传》:“太皇(太后)许我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