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书

中书

① “中书省”或“中书门下”简称。②三国吴“中书典校”简称。掌察诸官府、州郡文书,擿微求瑕,权力颇重。③南北朝为中书省官员省称,多指中书侍郎、中书舍人。明朝指内阁及中书科所置“中书舍人”。④ 官名。清朝于内阁设中书百二十四人,其中满洲员七十,蒙古员十六,汉军员八,汉人员三十,均为正七品,分别于内阁各房处任事,掌撰拟、缮写、记档、翻译等事。例由贴写中书、笔帖式等考试除授,亦有新进士分部以中书用,到阁行走者。中书科设中书六人,其中满洲员二人、汉员四人,并从七品,掌缮书诰敕。宣统三年(1911)改官制后废。


1、中书谒者令或中谒者令的简称。官名,为中书谒者令或中谒者令的简称,武帝始置,掌图书秘记章奏等事。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晋书·职官志·列曹尚书》:“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后汉书·侯霸传》:“族父渊,以宦者有辩才,任职元帝时,佐石显等领中书,号曰大常侍。”

2、中书省或中书门下省的简称。中书省,官署名,魏晋始置,掌国家机密、出纳帝命、会记时事、典作文章。南朝宋齐梁陈皆置,梁代中书省掌出纳帝命,北齐掌司王言及司进御之音乐。隋称内史省。唐代中书省掌佐天子执大政,总判省事;侍郎为副。宋代与唐同,掌佐天子议大政、传宣帝命。元代废三省制,中书省为最高国务机关,掌领百官,会决庶务。中书令下设左右丞相,皆正一品,掌“统六官,率百司”;平章政事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丞相。”明初置中书省,后废。见《通典·职官三·中书省》、《隋书·百官上、中、下》、《新唐书·百官二·中书省》、《宋史·职官一·中书省》、《元史·百官一·中书令》。中书门下省,宋置,又分内外二省,内省设于禁中朝堂之西,为宰相治事之所。外省设于宫禁之外,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地方。外省又称后省。

3、中书典校的省称。三国吴置,掌察官府州郡文书。

4、中书省官吏的省称。南北朝时多指中书侍郎和中书舍人,明朝指中书舍人。

5、官名,清朝在内阁设中书一百二十四人,满族七十人,蒙古族十六人,汉军八人,汉族三十人,分别在内阁诸房处任职,掌撰拟、缮写、记档、翻译等。

猜你喜欢

  • 右罴卫大将军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罴卫长官,置一人。

  • 田官

    ① 官名。西汉于北假(今内蒙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河地区)置,主该地屯田事宜。②东汉末及三国魏时,作为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等管理屯田事务官员的泛称。即农官,掌农事、粮税等。汉代桓宽《盐铁论

  • 西部长

    官名。北魏太武帝时置,尚书省西部曹次官,协助尚书管理西部州郡及战事所需之事务。

  • 威海卫行政区

    政区名。威海卫原属山东省文登、荣成两县辖境,清光绪初年辟为海军基地,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五月十三日中英订立租借威海卫条约后为英国所强租,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经国民党政府交涉收回,同年十

  • 司农司卿

    官名。明朝司农司长官。朱元璋吴元年(1367)于司农司置,一人,正三品。洪武元年(1368)罢。三年复置,四年再罢。掌农耕之事。

  • 飞龙厩

    官署名。唐朝仗内六闲之一,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5)始置,其马于闲厩中最良。唐代养马的机关名。其长官为飞龙使,总理厩事。参看“飞龙使”条。

  •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一品,仁宗皇庆元年(1312)由和林等处行中书省改置,省治和宁,辖和宁路、称海宣慰司及镇戍、屯田、造作、仓廪、驿站等机构,辖境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

  • 司籍所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由大都等路断没提领所改置,隶中书省刑部,掌孥收产没之籍。设提领、同提领各一员。官署名。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改大都等路断没提领所为司籍所,掌理犯刑案者财产籍

  • 都吏

    官名。①汉朝郡府属吏。主监察,性质与督邮近似。《汉书·文帝纪》: “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颜师古注引如淳曰: “律说,都吏今督邮是也。”②清朝各部院衙门属吏。分办具体事务。又称“经承”。官名

  • 司谏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司谏上士佐官,正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