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门镇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龙须门镇。《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平泉州有“龙须门”镇。旧于此设把总驻守。
在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满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龙须门,人口 1240。1956年设乡,1958年并入宽城公社。1961年析置龙须门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满族乡,1991年改龙须门镇。主产高粱、玉米、谷子,盛产苹果、梨。有煤、铅锌矿及砖厂。平大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龙须门镇。《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平泉州有“龙须门”镇。旧于此设把总驻守。
在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北部。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2.3万,满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龙须门,人口 1240。1956年设乡,1958年并入宽城公社。1961年析置龙须门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满族乡,1991年改龙须门镇。主产高粱、玉米、谷子,盛产苹果、梨。有煤、铅锌矿及砖厂。平大公路经此。
①亦作乌溪关。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荆溪县记:“乌溪镇在城东南五十里。”②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乌溪镇。清乾隆《当涂县志》卷6《镇》:乌溪镇“在县东九十里”。在安徽省当涂县南部。面积4
明代西藏地区名。《明史·西域三·护教王》 载: 护教王为馆觉僧。永乐五年 (1407) 受封,赐金印、诰命,准世袭。为明代乌思藏五王之一。其辖地在今西藏昌都东部各县,治所在贡觉县境。即今西藏自治区贡觉
西汉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北通城县西北。因隽水得名。东汉属长沙郡。南朝梁、陈时为隽州及上隽郡治。隋开皇九年(590)省入蒲圻县。
①在今山东临清市运河上。明宣德时设。《清一统志·临清州》: 临清关 “旧用御史及户部官监收船料商税,今改归巡抚管理”。②在今河南新乡市东北古黄河北岸。《隋书·炀帝纪》: 仁寿四年 (604) 十一月,
又作秦上州。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属黎州。后废。
在今湖南株洲县南三十五里湘江东岸昭陵。五代楚国君追尊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昭灵英烈王,滩上建马援祠,因称昭灵滩,后讹为昭陵滩。市以滩名。旧属醴陵县。《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普口市” 条下: “昭陵市,在
又称西山寺塔。在今广东仁化县西董塘镇安岗村后。始建于唐乾宁元年(894)。宋代重修。为四角五层楼阁式砖塔。现高13米。底层有一券顶塔心屋,第二层以上为实心,各层置假平座。寺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
①即今福建长泰县北董凤山。《新定九域志》 卷9漳州: 董奉山 “仙人董奉游此,石上琴台、丹灶犹存”。②即今河南信阳县西董峰山。峰峦峻起,高出群山。上有黑龙潭。《寰宇记》 卷132信阳县: “董奉山在县
①指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界与西乌珠穆沁旗东汗乌拉苏木东南一带山地。《辽史·圣宗记》:太平三年(1023),“赐缅山名曰永安”。为辽帝避暑之地。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自庆州东北行一百六十余里至新添帐,
东汉安帝时改厝县置,为清河国治。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北。西晋废。《水经·河水注》:“大河故渎又东径甘陵县故城南。《地理志》之所谓厝也,王莽改曰厝治者也。汉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被废为王薨于此,乃葬其地,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