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寺
在今山西平顺县城东北一百三十里石城村附近的龙门山腰,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北宋乾德年间改今名。明、清时曾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其中西配殿为五代唐同光三年(925)所建,我国五代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仅此一例。大雄宝殿为北宋绍圣五年(1098)建。天王殿系元建。其他殿堂均为明、清时建筑。集后唐、宋、元、明、清五朝木构建筑为一寺,为我国现存文物中所仅见。
在今山西平顺县城东北一百三十里石城村附近的龙门山腰,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北宋乾德年间改今名。明、清时曾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其中西配殿为五代唐同光三年(925)所建,我国五代木构建筑悬山式殿宇仅此一例。大雄宝殿为北宋绍圣五年(1098)建。天王殿系元建。其他殿堂均为明、清时建筑。集后唐、宋、元、明、清五朝木构建筑为一寺,为我国现存文物中所仅见。
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南玉山镇。民国《建瓯县志》卷6乡市:“玉山街,南才距城百里,通古田要道。物产笋菰,矿最富铁。”
①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吴江县: 麻溪“在县南六十里。其南汇诸漾荡之水东流,合于烂溪,复东南行,至王江泾闻店桥而入运河”。②在今湖南长沙市北。《水经·湘水注》: 湘水“右合麻溪水
亦名梁山。即剑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北。《元和志》 卷33剑门县: “梁山,在县西南二十四里。即剑门山也。” 《寰宇记》 卷84剑门县: “大剑山至此有隘束之路,故曰剑门。” 《明一统志》 卷68保宁府: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一百六十多里。“马佐”,藏语意为红色山包,“拉”意为山口。马佐拉是从乌热翻越喜马拉雅山赴印度尼提一带的山口之一。
十六国之一。公元384年由鲜卑族慕容垂建,都中山。在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及河南北部、辽宁西部、山西东部地。公元407年为北燕所灭。
清置,属洛川县。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土基镇。在陕西省洛川县南部。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土基,人口2830。据传昔欲在此设县治,因土轻未选,故名土轻,后讹为今名。清雍正《陕西通志》称
①元置,为全宁府治。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大德七年(1303)为全宁路治。明洪武中废。②1931年改全宁设治局置,属热河省。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驻地乌丹镇。1932年废。(1)古县名。元大德元年(
在今山东即墨市南。有二源: 一出莲花山,一出石城山。合流西南入胶州湾。《新唐书·地理志》 即墨县: “东南有堰,贞观十年,令仇源筑,以防淮涉水。”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十里,麻川西岸。原为太平县治,1963年移往甘棠镇。有仙源桥。《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仙源桥“在太平县南,旧名富溪。宋绍兴间建,本朝正统初重修”。(1)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中部
即梓桐山。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十里。《方舆纪要》 作 “梓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