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眠山

龙眠山

一名龙山。古称龙舒山。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桐城县北,为二县界山。《舆地纪胜》卷45庐州:龙眠山“在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春秋村。如卧龙状。邑人李公麟因此取山号龙眠居士”。“龙眠毓秀”为舒城八景之一。《清一统志·安庆府一》:龙眠山,“《县志》:在县北五里,与华崖对峙。多峭壁,俯清流,若青布潭、碾玉硖诸处尤胜。宋李公麟为泗州参军,归老于此,号龙眠居士, 自绘龙眠山庄图,苏轼为之跋。《旧志》:有东西两龙眠。在县北五里,与华岩对峙,盖东龙眠也”。


古称龙舒山、龙山。在安徽省舒城县城西南与桐城市分界处。形如卧龙,故名。山分东西两支,东龙眠属桐城市,西龙眠属舒城县。西龙眠山势蜿蜒起伏,岩壑幽邃,中多峭壁。山上有二龙井、青龙潭、老虎石、鸡冠石、棋盘石、仙人床、玉峡诸胜,山阴有龙眠寨,峥嵘秀削。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因爱其胜,归老于此,号龙眠居士,自绘龙眠山庄图,苏轼为之跋。黄庭坚有诗咏龙眠山曰:“诸山何处是龙眠,旧日龙眠今不眠。闻道已随云物去,不应只雨一方田。”东龙眠有青布潭、碾玉峡诸景,还有清代张英、张廷玉父子“大小宰相墓”。


猜你喜欢

  • 白彦县

    1947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费县、邹县、滕县三县析置,治所在白彦(今山东平邑县南白彦镇)。以驻地白彦为名。1949年迁治东山亭村(今滕州市东山亭镇)。1953年撤销。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7年由双

  • 鸳水

    在今河北邢台市北。《清 一统志·顺德府一》: 野狐泉 “在邢台县西北十里,下合达活水,二水相交至城北门,名鸳水。……今按: 城北门名国士门,旧为鸳水门,鸳水当离城不远”。

  • 含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 治所在南由县(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东南十里)。四年(621)废。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春秋以前为宋国所灭。古城有二: 一名北郜城,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即古郜国。《春秋》: 隐公十年 (前713),“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

  • 莒县

    ①秦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山东莒县。西汉文帝二年 (前178) 置城阳国,以莒为都。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属城阳郡。西晋为城阳郡治。南朝宋为东莞郡治。北齐属义塘郡。隋属琅邪郡。唐属密州。金为城阳州治,后

  • 临淇村

    即今河南林州市东南六十六里临淇镇。东魏曾置临淇县于此。民国初设林县县佐驻此。

  • 蒲与路故城

    在今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城为椭园形,周长2000多米。出土有铜质 “蒲峪路印” 及大量金代文物。确定为金代蒲与路古城址。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北临乌

  • 山前

    古地区名。从五代至宋、金,习惯上将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军都山、燕山迤南地区,统称为山前。初无确定的地域,至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后,才有山前八州的名目。北宋末年所称山前,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南失地全部,当

  • 玄贞观

    俗称上帝庙。在今辽宁盖州市城内西大街路北。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大殿前有雍正四年(1726)重修碑记。大殿面阔五间,庑殿式屋顶,梁枋及斗拱上均有彩画,檩下有墨书“大明洪武十五年四月二十九日吉日

  • 恒春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置,属台南府。治所在琅之猴洞山 (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恒春镇)。 据连横《台湾通史》 卷16: “名曰恒春,以其地为极南,四时皆春也。” 光绪二十一年 (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