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堂
①又名龙泉庵。在北京市西山支脉平坡山大悲寺西北。是八大处中第五处。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山泉从寺后峭壁流出,至前院经石螭吻(石雕龙头)注入水池。《日下旧闻考》卷103:“龙王堂,阶下有方池,深五尺余,其西凿龙口吐水。”
②即今安徽阜阳县西北泉河南岸龙王堂。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龙王堂在“西乡六十里,颍河南岸”。
③在今浙江海盐县东海滨。《方舆纪要》卷91海盐县:龙王堂“此县城之咽喉,沿海之首冲也”。遗迹今已不存。
①又名龙泉庵。在北京市西山支脉平坡山大悲寺西北。是八大处中第五处。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山泉从寺后峭壁流出,至前院经石螭吻(石雕龙头)注入水池。《日下旧闻考》卷103:“龙王堂,阶下有方池,深五尺余,其西凿龙口吐水。”
②即今安徽阜阳县西北泉河南岸龙王堂。清乾隆《阜阳县志》卷4:龙王堂在“西乡六十里,颍河南岸”。
③在今浙江海盐县东海滨。《方舆纪要》卷91海盐县:龙王堂“此县城之咽喉,沿海之首冲也”。遗迹今已不存。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横山砦。治所即今广西平果县西北果化镇。元属田州路。明初属田州府,弘治十八年 (1505) 改属南宁府。民国初属广西南宁道。1915年废。北宋仁宗时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西北果
宋元时置,在今江西都昌县东二十五里。明初废。宋元置,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明初废。
①南朝梁太清三年(549)改吴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大宝元年(550)复为吴郡。陈祯明元年(587)又置吴州。辖境相当今江苏苏州、昆山二市以南,上海市嘉定、奉贤西南,浙江长兴、安吉、桐庐以
①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河北丰南市西北。东汉废。②汉昌成县之讹。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续汉书 · 郡国志》 安平国: “阜城故昌城。”③西魏恭帝三年 (556) 改新城县置,为昌城郡治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海州附近。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道海州附近。西晋后废。
①在今广东梅州市东。《舆地纪胜》卷102梅州:东岩“亦名东安岩。在州之东五里”。《清一统志·嘉应州》:东岩“在州东。……又西岩在州西七里。中有兰若曰灵境, 依山为宇, 景态万状”。②在今四川资中县东。
北周置,属临汾县。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二十六里泉掌镇。
①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延陵县置,属丹阳县。即今江苏丹阳市西南三十五里延陵镇。②北宋置,属穰县。在今河南新野县境。在江苏省丹阳市西南部、简渎河两岸。面积3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延陵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置,为麻龙州治。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东五十里。二十七年 (1394) 后废。
亦作鹤萨罗城。唐西域谢国别都。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南部赫尔曼德河流域。《新唐书·西域传下》:谢“其王居鹤悉那城。……亦治阿娑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