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江关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龙川江关“在司城东七十五里江之西岸”。《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龙川江关“在州东七十里。江之西岸有龙川桥,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朝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置巡司及驿丞”。清仍设巡司。民国改设县佐。
在今云南省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明、清均设巡检司戍守。
在今云南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明一统志》卷87腾冲军民指挥使司:龙川江关“在司城东七十五里江之西岸”。《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龙川江关“在州东七十里。江之西岸有龙川桥,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朝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置巡司及驿丞”。清仍设巡司。民国改设县佐。
在今云南省腾冲县东龙川江西岸,江上旧编藤铺板,名曰藤桥。明弘治中,备兵使者赵炯始缆铁为桥。嘉靖中潘润复修之,为往来要道,明、清均设巡检司戍守。
即赤鼻山。亦作赤壁矶。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北宋苏轼谪居黄州,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误认为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之处。清康熙年间定名为“
北宋初置,属南昌县。故址即今江西进贤县。崇宁二年(1103)升为进贤县。北宋初置,即今江西省进贤县。属南昌县。崇宁二年(1103年)升为进贤县。
即今江西武宁县西八十三里木皋。《清一统志·南昌府二》:木高“在武宁县,有县丞驻此”。
清雍正三年(1725)置,属宁武府。治所即今山西五寨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北部。属忻州市。面积1383平方千米。人口10.8万。辖3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砚城镇。辽于
唐显庆二年 (657) 析胡禄屋阙部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克拉玛依市。8世纪前期废。唐羁縻都督府名。显庆二年(657年)以西突厥胡禄屋阙部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一带。约8世纪前期废
南齐置,为平乐郡治。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西郊马街。永明五年 (487) 改郡。隋、唐复为县,为昆州治。天宝后废。古县名。南朝齐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马街一带。属南宁州。唐天宝末年废。
一作牧护关水、蓝水。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桥河。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蓝谷水南自秦岭西流,经蓝关、蓝桥,过王顺山下,水出蓝谷,西北流入灞水。” 《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 《蓝田县志》: “蓝
即今陕西淳化县北秦河乡桃渠塬。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淳耀县治此。
即弓洲。今广东大埔县西南大麻镇东南恭洲。
东汉末置,治所在房陵县 (今湖北房县)。三国魏改为新城郡。隋大业初改房州复置,治所在光迁县 (今房县)。辖境相当今湖北房县、保康、竹山、竹溪等县及神农架林区北部地。唐初改为迁州。天宝初复改房州为房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