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峒
又称白龙洞。在今广西桂林市南。《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元年(951),楚王(马)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谋取静江地,“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胡三省注:“桂州溪南有白龙洞,在平地半山上。”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南。《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元年(951年)南汉将屯兵境上,伺间密谋进取,楚王希广遣“彭彦晖将屯兵于龙峒以备之”,即此。
又称白龙洞。在今广西桂林市南。《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元年(951),楚王(马)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谋取静江地,“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胡三省注:“桂州溪南有白龙洞,在平地半山上。”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南。《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元年(951年)南汉将屯兵境上,伺间密谋进取,楚王希广遣“彭彦晖将屯兵于龙峒以备之”,即此。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北,与商州市、蓝田县交界处。《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丹水县: “水出上雒冢领山。” 又上雒县: “ 《禹贡》 雒水出冢领山。”《水经·丹水注》: “丹水出京兆上洛县西北冢岭山,一名高猪
一名石簰山。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73峡州:石鼻山“《夷陵志》云,后周移峡州州治于此。其山隔大江五百余仞,广袤二十里,下临江流,中有石横六七十丈,如簰筏然,相传但为石簰,遂泯石鼻山之称”。
在今浙江嘉兴市城区东角里街。《舆地纪胜》 卷3: 顾野王读书堆,“唐询诗云: 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余”。《清一统志 ·嘉兴府一》: 读书堆 “在府城东七里。俗名顾节墩,相传陈顾
俗称柯尔洛果札萨克旗。即和硕特北右末旗。在今青海天峻县西北。后迁今德令哈市西。
明初建。在今江苏南京水西门南侧。为内秦淮河出城口。清道光《上元县志》卷4山川:淮水(秦淮水)有二源,“至方山埭合流,由东水关入城,出西水关,沿石城西北,以达于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拆除。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北。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金钱寨 “距厅西九十里。山自陕西大界岭分支,绵亘数百里,至黄溪河后山,高峰特耸,俯视众山,四面皆悬崖”,相传为明左良玉扎营之所。清嘉庆初,白莲教义军起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北门管驿巷。《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丹岩驿“在县治东。旧在县东北三里,宋曰永宁驿,乾道三年又改为仁风驿,元因之,明初改今名”。
唐黑水靺鞨十六部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饶河县及俄罗斯比金一带。《新唐书·黑水靺鞨传》: 黑水靺鞨 “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后并入渤海国。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安南卫。治所即今贵州普安县。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废。(1)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置,治今广东省新兴县。直属广东都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废。(2)明
即长塘湖。又名洮湖。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金坛市南。《寰宇记》卷92常州宜兴县:长荡湖“在县西一百里。……《舆地记》云:洮湖即长荡湖也。 《江赋》云:具区、洮、滆, 皆此也”。古称长塘湖,又称洮湖。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