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镇
①北宋置,属历城县。即今山东章丘市西龙山镇。元于钦《齐乘》卷2“巨合水”条:“巨里在历城东七十里。自宋为龙山镇。”清于此置巡司。
②北宋置,属郁林县。在今广西贵港市北中里乡(龙山墟)。
③北宋置,属奉国县。在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一百六十里龙山镇。
④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六十四里龙山镇。明置龙山所于此。
(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西北龙山。北宋属郁林县。(2)今镇名。(1)在黑龙江省友谊县西南部。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 4000。镇人民政府驻龙山村,人口 2910。因境内有老龙山得名。1985年设龙山镇。以煤炭、林木生产为主,原煤储量丰富,森林茂盛。有采煤、木材加工等厂。公路通友谊、福利等地。(2)在浙江省慈溪市东部。面积36.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人口 1820。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筑龙山所城,以山得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戚继光大败倭寇于此,为浙东著名抗倭古城。1949年为龙山镇,1950年析为雁门乡、龙山乡、龙场镇。1956年合为龙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稻、棉花等。龙山黄泥螺久负盛名。有化工、五金、橡胶、塑料、丝绸服装等厂。329国道经此。有龙山所城遗址、凤浦湖风景区。(3)在安徽省涡阳县中部偏东。面积104.7平方千米。人口6.3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集,人口 4610。镇以驻地名。1958年设龙山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置镇。1992年平焦楼、赵庄二乡并入。主产小麦、玉米,盛产烟叶。有石料、磷肥、机械修理、水泥制品等厂。徐阜铁路、202省道经此。纪念地有龙山烈士墓。(4)在福建省南靖县中北部、九龙江西溪中游沿岸。面积280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人口 3100。山地起伏似卧龙,故名。1958年设龙山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置镇。为县粮食主产区之一,柑橘生产尤为著名。工业有食品、造纸、电力、农机等。厦隘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白石岩的龙凤山庙,为游览胜地。(5)在山东省章丘市西部。面积42.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原驻龙山村,今驻济青公路与党阎公路交会处东北角,人口 6000。唐为全节县治,北宋设龙山镇,元置般水镇,明复名龙山。传村中建有龙王庙,望之像山,故名。1949年属章历县龙山区,1953年属章丘县二区。1958年属平陵乡,同年成立平陵公社。1984年改区,1985年改龙山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甘薯、蔬菜,特产“龙山小米”。有造纸、锻造、铆焊、织布、羊毛衫、碾米等厂。胶济铁路、济青、党阎公路经此。古迹有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东平陵故城遗址。(6)在山东省莒县东南部。面积112.9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楼,人口 3000。镇因境内龙山得名。1954年为莒县第七区,1958年撤区建九里乡。1958年成立龙山公社,1962年为龙山区,1971年称龙山公社。1984年称龙山乡。1993年柏崖乡并入,改置龙山镇。鹤河发源于桥子山,建有张家村、花崖头水库。主产甘薯、玉米、花生、小麦等。有地毯、缫丝、皮毛加工等厂及柏青石材有限公司等。兖石公路经此。(7)在广东省电白县南部,濒南海。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横山圩,人口 2600。因滨海孤丘名龙头山(又称尖岗岭),故名。原属博贺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撤博贺区置龙山镇。地处博贺港与水东港之间湾口沙坝地。建成25千米长的博贺林带。农产花生、甘薯和稻。湾内有对虾养殖场。有海产加工和盐厂。有公路接325国道。龙头山沙滩、绿林已建为海湾乐园。(8)在广东省佛冈县西南部。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圩,人口 1670。因驻地背靠龙山而得名。原属清远县,1958年划归佛冈县。1961年设龙山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底建镇。属潖江下游丘陵地。主产稻、薯类、花生,有菠萝、香蕉、荔枝等水果。特产潖江鸡、乌棕鹅。有粮食加工、针织、羽绒、塑料、生粉、陶瓷、皮革等厂。106国道和四良公路经此。(9)在四川省苍溪县东南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人口 8100。1950年为龙山乡,1958年为龙山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2年龙山、柏杨、金斗、鞍子四乡合并置龙山镇。1994年柏杨乡析出。为县白蜡、川芎、雪梨种植基地。有木材加工、水泥预制品、农机、酿酒等企业。农副产品集散地。苍巴公路经此。(10)在贵州省安龙县东北部。面积144.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北乡,人口 3500。1932年置龙山镇。1949年为龙山乡。1953年置北乡、花障、巧岭、纳院四乡。1959年合置龙山公社。1962年分置北乡、花障、巧岭、纳院四公社,1992年合并置镇。主产稻、玉米。矿产有煤。有煤炭开采业。四煤公路经此。(11)在四川省古蔺县中部。面积94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人口 1000。明末清初渐成集市,因场两端各有一座古庙,形似巨龙头尾,故名。1956年建龙山乡,1958年为龙山公社,1984年复为龙山乡。1992年狮龙乡并入置龙山镇。有无烟煤、褐铁等矿。主产稻。盛产茶、麻、桐卷、烤烟。有砖瓦、石灰、造纸、酿酒等厂。为县中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古怀公路经此。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三次取道于此,建有红军龙山战斗纪念碑。(12)在贵州省龙里县中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2.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人口1万。因处龙架山北麓,故名。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龙里驿,五年为龙里长官司治所。自洪武二十三年置龙里卫,此后历为卫、县治所。1931年置龙山镇、龙甲镇。1941年撤龙甲镇并入龙山镇。1953年更名城关镇。1963年复名龙山镇。有农机修造、化工、橡胶制品、玩具、皮鞋、印刷、酿酒等厂。湘黔、黔桂铁路及贵鲇公路经此。镇西隅有龙里火车站。城中冠山孤峰突起,山上紫虚宫为名胜。(13)在云南省龙陵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人口1.2万。清代有龙山书院,因名。1913年置龙陵县,始为县治。1936年置龙山镇。1950年为二区。1958年称龙山公社,1962年为龙山区,1969年复称公社,1984年复置镇。产稻、小麦、玉米、茶叶、柑橘、香菌、鸡等。有农具、农机、汽车修理、食品、印刷、水泥等厂。为县内主要农贸集市。昆瑞、腾龙公路在此交会。城边有西山公园。北偏西有明代勐弄司治土官寨。附近月望寨为李鑫烈士故里,有李鑫纪念馆。(14)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部。面积25.7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山,人口 1640。镇区位于北河南岸。原称断山镇,清嘉庆五年(1800年)以陇山谐音,改名龙山镇。为古秦陇要道必经之地。据传三国时蜀、魏街亭之役即发生在附近断山隘。民国时为龙山镇,1953年为龙山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复置镇。产冬小麦、玉米、胡麻等。为县境西部农副产品集散地和皮毛加工中心。秦张公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