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城

龙城

①汉匈奴集会处。《汉书·匈奴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其地一在漠南,元光六年(前129),卫青出上谷击匈奴,至龙城。此时匈奴单于庭在今大青山地区,龙城应离此不远,在上谷西北,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境。一在漠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西岸哈剌巴尔戛逊故城。元狩四年(前119),汉军大举出塞攻打匈奴后,单于庭迁到漠北,今鄂尔浑河上游,龙城亦应在此附近。《辽史·萧国图玉传》谓窝鲁城即古龙庭单于城,元耶律铸《下龙庭》诗注谓龙庭在和林西北,地望相符。

②即和龙城。又名黄龙城、龙都。即今辽宁朝阳市。《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咸康七年(341)“使阳裕、康柱等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十六国前燕、后燕、北燕建都于此。北魏太延二年(436)克龙城,后改置营州。

③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清光绪五年(1879)于此置海龙厅。二十八年升为海龙府。1913年改置海龙县。民国《东北年鉴》:“海龙,民国二年由海龙府改设,治龙城。”

④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凤凰山南麓。《水经·获水注》:“获水东历龙城,不知谁所创筑也。”

⑤在今河南郏县东南。《水经·汝水注》:“汝水又东南流与白沟水合,水出夏亭城西,又南径龙城西,城西北即摩陂也,纵广可一十五里。魏青龙元年有龙见于郏之摩陂,明帝幸陂观龙。于是改摩陂为龙陂,其城曰龙城。”即此。

⑥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南三十里龙相村。《魏书·地形志》长垣县:“有龙城。”《寰宇记》卷2长垣县:龙城“昔夏桀臣龙逢所居,因以为名”。

⑦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8公安县“吕蒙城”条下:“《志》云,县西南有龙城,周五里有奇。”《清一统志·荆州府一》:龙城“在公安县西永安乡。一名龙墙。上曰上龙墙,下曰下龙墙,中有城曰鸡鸣城。遣址甚具”。


(1)又作茏城、龙庭。匈奴祭天、大会诸部处。《汉书·匈奴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和硕柴达木湖附近。(2)又名和龙城、黄龙城。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十六国前燕慕容皝八年(341年)筑,营建宗庙、宫阙,并置龙城县。次年自棘城迁都于此,号新宫为和龙宫。慕容儁元玺元年(352年)迁都蓟,建留台于此。后燕永康二年(397年)复以此为都。冯跋太平元年(409年)在此建立北燕。太兴六年(436年),北燕为北魏所灭,燕王焚和龙宫殿,东走高丽。北魏置镇,后置营州。


猜你喜欢

  • 都鲁河

    金作徒笼古水、秃答水。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为松花江支流。《清一统志·吉林一》 “屯河” 条下: 都尔河 “在 (宁古塔) 城东北一千一百余里。源出都尔窝集,俱南流入混同江”。又称啚勒河。《钦定盛京通

  • 宿胥口

    先秦黄河决口处。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新镇附近。《战国策·燕策二》: 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水经·河水注》: 河水 “又东径遮害亭南。……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处也”。古黄河决口处。在今河

  • 同家堡

    北宋置,属德顺军。即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屯家堡。

  • 河保营

    即今山西河曲县。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河曲县徙治于此。又作灰沟营堡。明宣德四年(1429年)置,即今山西省河曲县城。属河曲县。成化年间置恒羡仓于此,设守备。后改驻参将。清乾隆年间河曲县徙治于此。

  • 仑头

    即轮台。汉西域国名。国都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三十里。西汉武帝时为贰师将军李广利所灭。《史记·大宛传》:“贰师后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又作轮台。在今新疆

  • 古里佛国

    亦作古里国。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古里佛,当巨海之要冲,去僧加剌密迩,亦西洋诸马头也。”

  • 望夫山

    ①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水经·江水注》: “江水东径琵琶山南,山下有琵琶湾,又东径望夫山南。” 《寰宇记》 卷111江州德安县: 望夫山“在县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30江州: 望夫山“高一百丈

  • 洛溪县

    唐置,属羁縻思峨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后废。

  • 南左翼后 (後) 旗

    俗称阿喀公旗。即和硕特南左翼后旗。在今青海共和县及青海湖南岸石乃亥一带。

  • 鸣蝉堡

    在今甘肃秦安县北。《晋书·乞伏乾归载记》: 东晋太元十六年 (391),“苻登将没奕于遣使结好,……请讨鲜卑大兜国,乾归乃与没奕于攻大兜于安阳城,大兜退固鸣蝉堡,乾阳攻陷之”。即此。确址不详。疑在今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