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齐昌县

齐昌县

①南齐置,为齐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梁初废。

②南齐置,属东官郡。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南朝陈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废入兴宁县。

③南朝梁置,为北江州齐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后废。

④北齐改蕲阳县置,为齐昌郡治。治所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北六里罗州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复改为蕲春县。

⑤五代南汉乾亨初改兴宁县置,属循州。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东北。一说今广东兴宁县东北五里洪塘坪(土名枫林塘)。不久改为齐昌府。北宋天禧二年(1018)复为齐昌县。后改名兴宁县。


古县名。(1)南朝齐改蕲阳县置,治今湖北省蕲春县西南。为齐昌郡治。隋开皇末改名蕲春县。(2)南朝齐置,治今广东省兴宁市境内。属东官郡。南朝梁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属循州。贞观元年(627年)又废。


猜你喜欢

  • 庚克申仓

    一名和什托罗盖,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清置驿于此。

  • 石径山

    即今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石景山。为永定河河防要地。《元史·河渠志》:延祐三年(1316),“上自石径山金口,下至武清县界旧堤,长计三百四十八里”。清《日下旧闻考》卷104:“永定河自石景山以下始筑堤防,

  • 岐惬县

    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一百里岐坪镇。南朝宋废。

  • 将利县

    北周改安育县置,为武都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五代唐长兴三年 (932) 东移二百余里,在今甘肃康县西北境。元至元七年 (1270) 省入阶州。古县名。北周以安育县改名,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

  • 海伦河

    在今黑龙江省海伦市南。发源于县东北海伦山,西南流注入通肯河。《清史稿·地理志》 海伦府: “南: 海伦河自东来注 (通肯河)。”

  • 西泊

    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旧城西南。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齐齐哈尔西门外,潴江涨为池,号西泊,土人便之。将军傅玉虑其或涸,凿渠引江水,为源源而来之势,一时畚锸役,豪族子弟应之,渠成,名官沟。……后将

  • 法相寺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清一统志·杭州府二》: 法相寺 “在钱塘县南高峰下。旧名长耳院,五代晋时建,宋大中祥符间改今名”。

  • 菩萨泉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舆地纪胜》 卷81寿昌军: 菩萨泉 “在武昌西山嵌窦中。东坡有铭”。明曹学佺 《名胜志》: “西山即樊山也。有泉曰菩萨水。晋时书 ‘滴滴泉’ 三字刻于崖顶。”

  • 龙标山

    ①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元和志》卷30龙标县:“因龙标山为名。”《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金龙山”条下:“又龙标山,《志》云:在县治(今黔城镇)东城内。沅、黔二水会流经其下。”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

  • 谷口山

    即廆山。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清一统志·河南府一》:谷口山“在洛阳县西南三十里,孝水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