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城
在今四川开县东六里丰乐镇黄陵村。五代时土人黄、侯二家所筑,因名黄侯城,后衍为今名。明崇祯十四年 (1641),张献忠义军大败官军于此。《明史·张献忠传》: “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追之开县之黄陵城,贼还战,官军大败,士杰及游击郭开等皆战死。”今尚存遗址,出土有箭、镞等物。
在今四川开县东六里丰乐镇黄陵村。五代时土人黄、侯二家所筑,因名黄侯城,后衍为今名。明崇祯十四年 (1641),张献忠义军大败官军于此。《明史·张献忠传》: “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追之开县之黄陵城,贼还战,官军大败,士杰及游击郭开等皆战死。”今尚存遗址,出土有箭、镞等物。
即今青海天峻县驻地。1955年于此置天峻县。1959年改名新源。
亦作狼千喀巴布山或朗沁喀巴布冈里。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看龙山。为冈底斯山南干所始。狼楚河发源于此。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3: “唐古忒 (藏) 语: 朗 卜切,象也。山形似象,口有泉流出,故名
西藏古代族部名。《敦煌吐蕃文书》 载: 悉补野部落始祖聂墀赞普为 “蕃地区六牦牛部首领”。《后汉书·西羌传》 载: “发羌、唐牦等绝远,未尝往来。” 唐牦当为六牦牛部之一,故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河谷
即今浙江龙游县东湖镇。《方舆纪要》 卷93龙游县: 湖镇市在 “县东三十里。路出兰溪,有湖镇巡司,明初置”。
即今湖北襄樊市西万山。东汉张衡《南都赋》曰:“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水经·沔水注》谓“汉皋,即万山之异名也”。《元和志》卷21襄阳县: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
在今四川高县南。《方舆纪要》 卷70高县: 阁梯山在 “县南七里。峭壁如阁,有路盘旋如梯”。
又作天门岭、嵩岭、长岭。在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延伸至吉林省东北部。清萨英额《吉林外纪》卷2:“昔有民人张广财在此开设旅店,行者遂以名岭。”又称小白山。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南延至吉林省境。属长白山脉。东北—
明洪武七年(1374)置,后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后废。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新唐书·地理志》所载边州入四夷道里中的夏州北道,“又经步拙泉故城,八十八里渡乌那水,经胡洛盐池、纥伏干泉,四十八里度库结沙”。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西北哈日芒乃淖尔之北。唐代地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五里镇江关乡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嘉靖七年(1528)守将边轮“巡南路至北定关,遇横梁、茹儿等番”,大战,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