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冢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后港镇西南十二里黄歇村。黄歇 (?—前238),郢人。战国时楚国贵族。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封给淮北十二县。考烈王十五年 (前248) 改封于吴 (今江苏苏州),号春申君。曾派兵救赵攻秦,后又灭鲁。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被杀。传葬于此。墓前原有祠宇、碑刻、祭台等。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炸毁,唯墓冢尚存。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后港镇西南十二里黄歇村。黄歇 (?—前238),郢人。战国时楚国贵族。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封给淮北十二县。考烈王十五年 (前248) 改封于吴 (今江苏苏州),号春申君。曾派兵救赵攻秦,后又灭鲁。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被杀。传葬于此。墓前原有祠宇、碑刻、祭台等。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炸毁,唯墓冢尚存。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后废。
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厚坡镇。旧属邓州。清乾隆 《邓州志》 卷5 《集镇》: 厚坡集 “在州西六十里,有集”。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1: 同治元年 (1862) 八月,太平军由淅川马蹬 “入邓州之厚坡
即今河北宁晋县南五十里耿庄桥镇。清《畿辅舆地全图》 宁晋县: 耿家桥砦在 “县东南五十五里”。
①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属衡州。治所在含洭县(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南朝陈属西衡州。隋开皇九年(589)废。②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治所在桂阳县(今广东连州市)。隋开皇九年(589)废
①地区名。清末至民国时称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为南洋,称江苏以北沿海各省为北洋。②指今南中国海及周围一带海域,并包括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等。郑若曾 《海运图说》:“东洋有山可依,有港
在今宁夏中卫县南五里。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中渠在“黄河西。长三十六里,溉田一百二十余顷”。清改名贴渠。
亦作伍坡。在今四川昭觉县东北乌坡。民国《昭觉县志》卷2:乌坡“竹核坝至此二十余里,昭、雷(波)交界处”。有铜矿。
即怀圣寺。又名光塔寺、番塔寺。在今广东广州市光塔路。
①隋大业五年 (609) 置,属鄯善郡。治所在今新疆若羌县附近地。隋末废。②唐武德三年 (620) 析昌隆县置,属绵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南。神龙元年 (705) 改为兴圣县。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
一作楚玛尔德宗。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七十里曲木底。《清一统志·西藏》阿里诸城: “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在喇萨西南二千四百九十余里。其所属有冲龙、则布龙、楚木尔的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