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闸市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黄姑乡。清乾隆《无为州志》 卷4 《镇集》: 黄姑闸 “在治西南九十里北乡”。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黄姑乡。清乾隆《无为州志》 卷4 《镇集》: 黄姑闸 “在治西南九十里北乡”。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七十里兴田镇。元置黄亭巡司。清于此置兴田驿,因名兴田镇。
即今安徽寿县东五里东津渡。《水经·肥水注》:“肥水自黎浆北径寿春故城东为长濑津。津侧有谢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陆舟车,是焉萃止。”
亦作全胜关。明置,属潞江安抚司。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腾冲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8潞江安抚司: 金胜关 “在司西。《志》 云: 在镇姚所南,有堰草坡。明朝万历十一年参将邓子龙败缅军于此。时缅人崩溃而
即今安徽芜湖县南十里,青弋江东岸芳山。旧属宣城县。清嘉庆《宁国府志》卷12:方山镇“距城六十里”。在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方山,人口1870。因南邻方山得名。
明洪武二年(1369)改完州置,属保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顺平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93年改名顺平县。古旧县名。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完州置,治今河北省顺平县。属保定府。清
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南安郡置,为始州治。治所在普安县 (今四川剑阁县)。隋开皇三年(583) 废。大业三年 (607) 改始州复置。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剑阁二县及江油市东北地。唐武德元年(61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三十里。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后废。东晋义熙末复置。北魏泰常八年 (423) 徙治于今新郑市东北三十五里,仍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隋开皇初属郑州。
清雍正三年(1725)改阳高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大同
即今湖北松滋县北二十六里朱家埠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松滋县(治所在今老城镇)东南有朱家铺。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1: 阜财监“铸铜钱”。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