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埭镇
即今江苏吴县西北约三十里黄埭镇。相传埭为黄歇所筑,故名黄埭,镇以埭名。清时有把总驻守。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西部,北濒漕湖,南临裴家圩、黄埭荡。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埭,人口6300。相传埭为楚春申君黄歇所筑,故名。明代设千总衙门于此。1949年为乡,属黄埭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和淡水鱼、珍珠蚌等。特产“黄埭西瓜子”。有化工、纺织、机电等厂。苏黄公路经此。古迹有熙余草堂。
即今江苏吴县西北约三十里黄埭镇。相传埭为黄歇所筑,故名黄埭,镇以埭名。清时有把总驻守。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西部,北濒漕湖,南临裴家圩、黄埭荡。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黄埭,人口6300。相传埭为楚春申君黄歇所筑,故名。明代设千总衙门于此。1949年为乡,属黄埭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和淡水鱼、珍珠蚌等。特产“黄埭西瓜子”。有化工、纺织、机电等厂。苏黄公路经此。古迹有熙余草堂。
元泰定四年 (1327) 置,属顺宁府。治所在今云南云县。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元泰定四年(1327年)置,治今云南省云县境。属顺宁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云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在今河南杞县西北。《寰宇记》卷1雍邱县:祺城“在县西北十八里。…… 《尔雅》 云: 淇者,吉祥名”。《方舆纪要》 卷47杞县: 祺城 “亦曰箕城。隋末,王世充尝置县于此”。
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之沙河。《方舆纪要》卷37金州卫:东沙河“在卫东百里,下流入海”。
唐永昌元年 (689) 置,属魏州。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开元七年 (719) 改朝城县。古县名。唐永昌元年(689年)置,治今山东省莘县西南朝城。属魏郡。开元七年(719年)改名朝城县。
旧为阳兴寨。即今山西阳曲县东北阳兴乡。民国设县佐。
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南亚沟镇东十里石人山峭壁上。系金代女真族石刻图像。现存两幅,左为地位显赫的将领,头戴战盔,身穿圆领紧身短衣,肩有披风,足蹬筒靴,右手握剑,身躯魁梧,两腿一盘一伸;右为贵妇人,戴帽,
即都山。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三十里, 与宽城满族自治县分界处。海拔1846米。《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都山在“县北百五十里,高三十里,周倍之。一名乌都山”。
清初置,为海盐场,直隶奉天府尹。在今辽宁大洼县西南常家屯。光绪中始设局于田庄台 (大洼县东南田庄台镇)。民国移至常家屯。
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南。《舆地纪胜》卷37扬州:玉钩亭,“元和中,李夷简建,名曰玉钩亭。皇甫湜作记”。
春秋卫邑,战国赵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史记·赵世家》:敬侯元年(前386),“赵始都邯郸”。至幽缪王迁八年(前228),“邯郸为秦所占”。为赵都长达158年。据考古发掘,赵邯郸城由赵王城和大北城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