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塘
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新唐书·康承训传》: 唐咸通十年 (869),康承训攻庞勋义军,庞勋将 “王弘立度睢,围新兴、鹿塘”。即此。《方舆纪要》 卷50永城县: 鹿塘寨 “在县东南”。
在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南。《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攻庞勋,“将诸道军七万余人屯柳子之西,自新兴至鹿塘三十里,壁垒相属”,即此。
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新唐书·康承训传》: 唐咸通十年 (869),康承训攻庞勋义军,庞勋将 “王弘立度睢,围新兴、鹿塘”。即此。《方舆纪要》 卷50永城县: 鹿塘寨 “在县东南”。
在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南。《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年),康承训攻庞勋,“将诸道军七万余人屯柳子之西,自新兴至鹿塘三十里,壁垒相属”,即此。
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倒马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北)。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倒马关(今河北唐县西北)
在今江西于都县北。《寰宇记》 卷108虔州雩都县: 雩山,“耆老相传云,昔有人于此山下祈雨,往往感应,故曰雩山”。《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雩山 “在雩都县北三十五里。高可摩霄,雩水出其下,为邑望山”
①春秋郑邑。在今河南郾师市西南。《公羊传·桓公十一年》: “古者郑国处于留。” 即此。后为周大夫刘子采邑,故又名刘。②春秋郑邑,后为陈邑。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汉书·地理志》 陈留郡陈留县注引孟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陵州为县,治所即今山东德州市。三年 (1266) 复为陵州。明洪武元年 (1368) 降为陵县,属济南府。永乐七年(1409) 移治德州故城,即今山东陵县。民国初属山东东
在今陕西彬县北。《方舆纪要》卷54邠州:永定堡,“《志》云:唐太宗讨薛举时筑”。
在今河北海兴县东北海滨。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大口河海口。
西魏废帝元年 (552) 置,属宁州。治所在帖夷县 (今四川南坪县东南一百里)。辖境范围在今四川南坪县东南及甘肃文县部分地。恭帝二年(555) 改为昌宁郡。
隋开皇初改北舞阳县置,属许州。治所即今河南舞阳县四十六里北舞渡镇。大业三年(607)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621)属道州。贞观元年(627)废。古县名。隋开皇初改北舞阳县置,治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属颍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置,属隆城郡。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六十里斗子山。《寰宇记》卷139蓬池县:“大寅县取邑西大寅山为名。”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元年(618)属蓬州,开元二十九年(741)移治斗坛口(
①在今江苏江宁县南。宋《景定建康志》 卷17: 铜山 “在江宁县东南七十里,周回一十九里,高一百丈。昔人采铜于此,故名。《旧志》: 陈轩 《金陵集》 载: 鲍昭过铜山,掘黄精诗云: 铜山昼深沉,乳窦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