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华桥
在今山东济南市大明湖南岸。《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鹊华桥 “古名百花桥,元易今名。遂以百花名其南桥。两桥相望,中为百花洲,洲上有百花台。环湖有七桥,今惟百花、泺源二桥。曾巩诗: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在今山东济南市大明湖南岸。《清一统志·济南府二》: 鹊华桥 “古名百花桥,元易今名。遂以百花名其南桥。两桥相望,中为百花洲,洲上有百花台。环湖有七桥,今惟百花、泺源二桥。曾巩诗: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1933年改靖边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1963年改设屏边苗族自治县。旧县名。1933年以靖边行政区改置,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1960年并入河口瑶族苗族县。196
战国魏邑,即今山西武乡县西北故城镇。《水经·浊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二年(前359),“郑取屯留、尚子、涅”。古邑名。战国魏邑。即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十
石虎时建,在后赵邺北城北部宫殿区内逍遥楼北。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邺中记》 载: “逍遥楼北有披云楼,南连宫阙,北瞩城池,绣栏凌云,彤梁接雾,故云披云。”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五十里下马城村。《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下马城“相传元魏孝文往来避暑下马处”。
明成化二年(1466)置,属汀州卫。治所在福建上杭县治西。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成化二年(1466年)置,治今福建省上杭县西。属汀州卫。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
在今广西北流市西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04容州: 绿蓝水 “其源出绿蓝山”。《方舆纪要》卷108北流县: 绿蓝山 “容山之东支也,容江之源出焉”。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属正平郡。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东南十里。北周移治今曲沃县南三里安吉村。隋开皇十年(590)移治今曲沃县,大业三年(607)属绛郡。唐属绛州。明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
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每溽夏,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即“欠对山”。
在今河南汤阴县南三十里。《水经·荡水注》: 长沙沟水 “东流径晋鄙故垒北,谓之晋鄙城,名之为魏将城。昔魏公子无忌矫夺晋鄙军于是处,故班叔皮 《游居赋》 曰: ‘过荡阴而吊晋鄙,责公子之不臣’ 者也”。
亦作松泽。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十里崧泽村。近年在此发现古文化遗存,被命名为 “崧泽文化”。为上海市已知最早的古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