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集
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二十二里高阳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2: 同治五年 (1866) 六月,赖汶光军至杞县,清军 “追至小武冈、沙窝、高阳集诸处”。
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二十二里高阳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12: 同治五年 (1866) 六月,赖汶光军至杞县,清军 “追至小武冈、沙窝、高阳集诸处”。
在今甘肃金塔县北,从双城子起,沿黑河(额济纳河)东岸向北,经大湾城、地湾城、查科尔帖、大方城、小方城、布肯托尼、破城子直到居延海(今苏古诺尔和嘎顺诺尔)。另一走向从布肯托尼向东到博罗松治,长300余公
在今甘肃和政县南吊滩乡。《清一统志·兰州府二》: 陡石关 “在河州 (今甘肃临夏市) 南八十里,有堡”。
唐开元元年 (713) 改临机县置,属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贞元七年 (791) 改属琼州。北宋移治今临高县西南。南宋绍兴初移治今临高县。元属乾宁军民安抚司。明初属琼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琼崖道
唐咸亨四年 (673) 开,在今河北临漳县东南四十里。《新唐书· 地理志》 临漳县: “南有菊花渠,自邺引天平渠水溉田,屈曲经三十里。” 久废。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部沿海,东北流入鞑靼海峡。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23: 瑚叶克河 “在都尔河北,东入海”。
即和武州之讹。宋置,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火烘乡。元改为镇宁州。
亦作鱼浮关、鱼凫关。在今四川叙永县东。《方舆纪要》 卷73永宁宣抚司: 鱼涪关在 “司东三里。洪武四年建。有兵戍守”。明著名诗人杨慎经此,题关门云: “华夷统镇连千里,黔蜀分疆第一关。” 清康熙时废。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义兴县(今江苏宜兴市)。八年 (625) 废。唐武德七年(624年)置,治义兴(今江苏宜兴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宜兴市。八年废。
亦作佐法儿。在今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一带。《明史· 外国传七》: “祖法儿,自古里西北放舟,顺风十昼夜可至。永乐十九年遣使偕阿丹、剌撒诸国入贡,命郑和赍玺书赐物报之。”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石壁峪中。路陡绝,左右悬铁练引客上下。十八盘尽处,为南天门。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北泰山上。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盘道险绝,左右悬铁索引客上下,过十八盘,即到南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