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关
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 置,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宋史·地理志》: 顺安军“本瀛州高阳关砦”。庆历八年 (1048) 于此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漠、雄、贝、冀、沧、承、静、保定、乾宁十州军,为控扼要地。金废。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改关南置,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地接辽境,为当时边防军事重镇。《续资治通鉴长编》: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南侵,“诏高阳关都部署周莹等会兵境上,以备戎寇”,即此。金废。
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 置,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宋史·地理志》: 顺安军“本瀛州高阳关砦”。庆历八年 (1048) 于此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漠、雄、贝、冀、沧、承、静、保定、乾宁十州军,为控扼要地。金废。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改关南置,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地接辽境,为当时边防军事重镇。《续资治通鉴长编》: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南侵,“诏高阳关都部署周莹等会兵境上,以备戎寇”,即此。金废。
又名海岙镇。明置,属宁海县。即今浙江三门县东南六十三里梅岙村。《明史·地理志》 台州府宁海县: “又有梅岙镇,旧有铁场。” 《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梅岙镇在 “县南百里。旧有铁场,亦戍守处也。嘉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天成寺北。又名西台。相传为唐李靖舞剑台。明 《帝京景物略》 卷8: “逾四岭而西者,李靖庵。有峰,高二里,顶广四丈而平,李靖舞剑台。靖往战高丽,过此台也。”
在今河南郑州市一带。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7: 柴窑,“五代周显德初所烧。出北地河南之郑州。其地本不宜于陶,以世宗姓柴故名。然当时亦称御窑。入宋始以柴窑别之。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即斤南水。今广西西南部左江及上源平而水。《汉书·地理志》 误作“斤员水”。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建,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芝川镇南门外。《三辅黄图》卷3:“扶荔宫,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以植所得奇草异木。”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东北丰盛镇。清乾隆《巴县志》卷2:丰盛场“离城百三十里”。
又作砂城。即今河北怀来县治。隋开皇三年(583),突厥寇幽州,总管李祟率步骑三千拒之,士卒多死,遂保砂城,突厥围之,败没,即此。明景泰二年(1451)设沙城堡。清称沙城,属怀来县。1951年怀来县迁治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寰宇记》卷111江州瑞昌县:玉华洞“在县东二十五里。泉涌如雷。唐时,僧于洞中获磬与钱皆汉代物也”。《舆地纪胜》卷30江州瑞昌县:玉华洞“按,《寻阳新旧录》云,清虚玉华洞, 千形万状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乌撒路(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
①即庞戏城。又作彭戏。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南彭衙村、北彭衙村。《史记· 六国年表》: 秦灵公十年 (前415),“补庞,城籍姑”。②战国楚邑。在今湖南衡阳市东。《史记·赵世家》: “复雠、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