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阳

高阳

①战国时燕邑。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县镇。《战国策·赵四》: “燕封宋人荣蚠为高阳君。” 即此。

②即今河南杞县西南高阳镇。《史记·高祖纪》:沛公 “西过高阳”。《集解》 文颍曰: “聚邑名也。”《后汉书·蔡邕传》: 初平元年 (190),“封高阳乡侯”。《水经·睢水注》: 睢水 “又东径高阳故亭北”。又称高阳城。《魏书·地形志》 阳夏郡雍丘县: “有高阳城。” 《寰宇记》 卷1开封府雍邱县: “高阳城在县西南二十九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


(1)古邑名。战国燕邑,因在高河之阳,故名。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燕武成王时封宋国人荣蚠于此。西汉初置高阳县。(2)集镇名。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北部。属朱台镇。人口2650。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高阳城为南朝宋建,曾先后为侨置高阳郡、县治所。宋代分为南北高阳两村。以境内北魏所建高阳城遗址得名。乌河自东南入境,沿南界西流桓台县。主产小麦、玉米、蔬菜。有磷肥、农具、造纸、油毡、冶炼、海绵、毛纺品、无纺布、化工、豆制品等厂和铁矿、建筑安装公司。北高公路横贯镇境中部,召高公路纵贯南部。古迹有高阳故城遗址、金陵寺石佛造像。


猜你喜欢

  • 诸葛瞻父子墓

    在今四川绵竹市大西门外。蜀汉后主炎兴元年 (263) 冬,诸葛亮长子诸葛瞻及其孙诸葛尚,与魏将邓艾大战于绵竹关,均战败殉国,就地安葬。《清一统志·绵州》: 诸葛瞻墓 “在绵竹县西门外”。墓前石碑正中阴

  • 超竹乡

    即今广东平远县南超竹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91平远县: 超竹乡在 “城 (今仁居镇) 南一百里”。

  • 安期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南二十里。《元丰九域志》卷1:莱芜县有安期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安期山,“《旧志》:相传安期生修炼于此。上有安期真人观,有唐、宋、元三碑”。

  • 冯原镇

    清置,属澄城县。即今陕西澄城县西北五十里冯原镇。在陕西省澄城县西北部。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冯原,人口 3120。镇以驻地名。清雍正年间已为冯原镇。1950年设冯原乡,1958

  • 贡嘎山

    亦称木雅贡嘎。在今四川康定县南,与泸定县交界。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藏语为“雪白”之意。主峰为7556米,为四川省最高峰。《中华民国新地图》:康定县南有贡嘎山。在四川省西部,康定县城

  • 湘江道

    1914年依前长宝道改置,属湖南省。治长沙县 (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约当今湖南雪峰山以东,汨罗、长沙、浏阳、醴陵以西,洞庭湖、资水以南,城步、新宁、邵阳、邵东、双峰、湘乡、湘潭以北地区和株洲市及其所属

  • 瑞屏山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 瑞屏山 “连峰耸拔,秀若列屏”。

  • 炉山县

    1914年改清平县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1920年直属贵州省。1952年改置炉山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炉山自治县,迁治凯里镇 (今凯里市)。1956年改为炉山县。1958

  • 碧潭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新店市对岸,新店溪西岸山脚之下。水深而碧,故名。南岸岩壁凿有蹬道下至船泊处。还有1937年建铁索吊桥,长约200米,横跨潭面。西侧有碧潭幸福乐园等。下游碧潭大桥连接两岸,至新店市街

  • 冕山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冕山 “在余干县东五里。相传隋末林士弘退保余干,敌至,市民避居此山得免于难,遂名免山。后人以邑有冠山,又因有吴楚冠冕之名,改曰冕山”。②在今四川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