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峡山
又名高要峡、羚羊峡。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高要峡,“《南越志》 云: 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峡山。华翠之树,四时葱蒨”。《明一统志》 卷81肇庆府: 高峡山 “在府城东三十五里……相传山有羊化石,因名羚羊峡,又名高要峡”。《清一统志·肇庆府》: 高峡山,“ 《旧志》: 延袤二十里,与烂柯山对峙,夹束江流, 为郡之镇钥。 中有亚㜑顶、 钓鱼台, 皆最湍急处”。
又名高要峡、羚羊峡。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高要峡,“《南越志》 云: 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峡山。华翠之树,四时葱蒨”。《明一统志》 卷81肇庆府: 高峡山 “在府城东三十五里……相传山有羊化石,因名羚羊峡,又名高要峡”。《清一统志·肇庆府》: 高峡山,“ 《旧志》: 延袤二十里,与烂柯山对峙,夹束江流, 为郡之镇钥。 中有亚㜑顶、 钓鱼台, 皆最湍急处”。
1912年改清水河直隶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绥远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黄河东岸,邻接山西省。属呼和浩特市。
北宋置,属庆州。当在今甘肃庆阳县附近地。元丰二年 (1079) 废。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西宁卫,为羁縻卫。治所在撒里畏兀(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南)。永乐四年(1406)迁治昔儿丁(今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花土沟镇东北冷湖镇东北)。《明史·西域二》 安定卫:“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清光绪 《湖南通志》卷29引 《旧志》: “瑟棋望塘在 (湘阴) 县西北七十里。滨洞庭,极为险要。”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陇右节度使。驻地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十里。后陷于吐蕃。北宋复置,辖境相当今青海贵德县及尖扎、贵南、同仁、共和等县部分地。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升为积石州。本静边镇,唐
一作越城峤。又名越岭、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在今广西全州、资源二县间湘、粤交界处。长200公里。《水经· 漓水注》: “湘、漓之间,陆地广百余步,谓之始安峤,峤即越城峤也。” 又 《湘水注》: “越
①在今北京市右安门南草桥村。明、清以盛产花卉而闻名。明 《帝京景物略》 卷3: “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②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南。《魏书·世宗纪》: 永平
即今湖北京山县西北二十二里孙桥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京山县西北有孙家桥塘。
在今湖北竹山县北。《舆地纪胜》 卷86房州: 矾石山 “在竹山县北。旧云山有矾石,其白如雪”。《方舆纪要》 卷79竹山县 “上庸山” 条下: “其在县北十里者曰矾石山,旧产矾。”
①隋大业初改角陵县置,属安陆郡。治所即今湖北京山县。《寰宇记》 卷144京山县: “因界内京山为名。” 唐属郢州。元属安陆府。明属承天府。清属安陆府。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②南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