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驻跸山

驻跸山

①又名神山、神岭峰。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 1顺天府: 驻跸山“山石刻驻跸二字,金章宗尝游此”。又 《方舆纪要》 卷11昌平州: “其山绵亘而北,凡二十里,石皆壁立。正北有石梯,可登陟。金主暻尝游此,因名。”

②在今河北昌黎县西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7昌黎县: 驻跸山,“ 《旧志》: 唐太宗征高丽还,登此。郭造卿曰: 疑后魏文成帝尝游此,俗误以为太宗也”。

③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唐王山 (平顶山)。《新唐书·高丽传》: 贞观十九年 (645) 伐高丽,攻安市城,“帝自山驰下,虏大乱,斩首二万级。……因号所幸山为驻跸山,图破阵状,勒石纪功”。即此。另一说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首山。《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 “驻跸山,唐太宗征高丽,驻跸其巅数日,勒石纪功焉。俗称手山。” 按勒石纪功之驻跸山在安市城,不在此处。

④本名薛家山。在今安徽宁国县南。《方舆纪要》卷28宁国县 “鸡山” 条下: “又南二里曰薛家山。明太祖南征,尝驻跸于此,亦名驻跸山。”


古山名。有三,即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南的首山(即马首山)、北宁市西北的医巫闾山及海城市西南的平顶山。因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太宗与高丽交战时,曾驻跸于上述诸山,故称。又曾为了表彰战绩,勒石纪功于驻营过的海城市南面的山上,后世亦称此山为“驻跸山”。


猜你喜欢

  • 剌和庄长官司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直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西北八里拉河柱。“剌和庄” 为纳西语 “腊合卓” 的音变,意即竹园村。后废。

  • 鄀州

    ①南朝梁侨置,治所在云泽县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南)。隋废。②西魏置,治所在武宁郡乐乡县 (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乡北乐乡关)。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贞观八年 (634) 废。西魏置

  • 白云亭

    ①在今江西余干县南。唐刘长卿《登余干古县城》诗有“孤城上与白云齐”句,亭因以为名。《清一统志·饶州府二》:白云亭“在余干县南”。②北宋寇准建,在今湖北巴东县城内。南宋陆游《入蜀记》:“白云亭则天下幽奇

  • 大甘

    即今福建东山县东南兄弟岛桔屿。明郑和下西洋经此。又见明张燮《东西洋考》卷9“西洋针路”。

  • 凉川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 龙峒

    又称白龙洞。在今广西桂林市南。《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元年(951),楚王(马)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谋取静江地,“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胡三省注:“桂州溪南有白龙洞,在平地半山上。

  • 文安郡

    北魏置,治所在文安县(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川县地。隋开皇初废。

  • 位丰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位州。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后废。

  • 长垱口

    即今湖北仙桃市东北二十六里长埫口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沔阳州(治今沔城镇)东北有长垱口。

  • 太仆寺右旗

    清初设太仆寺右翼牧厂,1936年改为太仆寺右旗,治所在上都河(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上都河)。1949年与明安旗合并设立明安太右联合旗。后又撤销明安太右联合旗,并入正镶白旗和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