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迹山

马迹山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北岸之马山。《舆地纪胜》卷6常州:马迹山“在州东太湖中,岩壁间有马迹隐然,世传秦王游幸,马所践”。《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马迹山“其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因名。上有避暑宫,相传吴王阖闾故址也。宋置马迹山寨。建炎中,赤心队将刘晏,保马迹山以捍寇。元时亦置巡司。明初下常州,俞通海以舟师略太湖,入马迹山,破张士诚水砦,即此”。原系太湖中主要岛屿,1969年围湖造田,始与北岸连接成半岛。

②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马迹山“在城东南三十余里。有青童君马迹,故名。又有灵洞,抱朴子丹井存焉”。《清一统志·镇江府一》:马迹山,“《府志》:在今紫府观,即道书第四十九福地”。

③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明《寰宇通志》卷42饶州府:马迹山“在府城东二十里。一名马蹄。晋王炼丹其上, 后人即其处建仙坛”。《明一统志》卷50饶州府:马迹山,“道书为第五十二福地。晋王遥炼丹其上。有斗坛、炼丹井、石药盂遗迹”。

④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马迹山“在武昌县南百八十里。石上有双马迹”。

⑤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水经·沔水注》:“(旬阳)县北山有悬书崖,高五十丈,刻石作字, 人不能上,不知所述。山下有石坛,上有马迹五所,名曰马迹山。”


又称马山。在江苏省无锡市西南太湖北岸一半岛上。山体主要有砂岩、花岗岩构成。“太湖七十二峰”之一,海拔263.5米。《读史方舆纪要》称,山“西麓地名西青,石壁屹立,下有马迹,因名”。一说世传岩壁间马迹为秦始皇游幸马所踏,故名。山上古迹众多,有吴王阖闾避暑宫、西施伴吴王夫差处盘马湾、东汉光武帝刘秀避难地、清乾隆帝南巡驻跸处的唐贞观时建祥符寺、南宋韩世忠避难处梅梁小隐(又称三老屋)和战鼓墩等。宋置寨,元置巡司。为太平天囯侍王李世贤屯兵抗清之地。抗日战争时为太湖地区革命根据地。峰峦起伏,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昔为岛屿,1969年围湖造田后,始成半岛。山产果品,橘和杨梅尤佳。


猜你喜欢

  • 护城堤

    一名三里堤。在今河南开封市。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护城堤“离(开封)府城三里,一名三里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盖前代筑以防水者。或云,因隋堤遗址,后被河水冲圯。明正统间,巡抚于谦因河

  • 鸭岛

    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鸽岛。明 《云台山志》 作 “鸭岛”。清嘉庆 《海州直隶州志》 卷11 引《崔志》: 鸭岛 “俗呼鸽子岛”。

  • 庞统墓

    在今四川罗江县西南白马关侧。古名鹿头关。俗名白马关。庞统 (179—214),字士元,号凤雏,襄阳人。三国时刘备谋士。建安十九年 (214)随刘备攻刘璋,围雒城 (今广汉) 时不幸中箭殁。《方舆胜览》

  • 宁桥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河山平省境内。《明史·安南传》:宣德元年(1426),王通讨交趾黎利,“马瑛败贼清威,至石室与通会,俱至应平宁桥。士卒行泥泞中,遇伏兵,大败”。在今越南河西省章美一带。明宣德元年(14

  • 绵阳县

    1913年改绵州置,属四川西川道。治所即今四川绵阳市。以治地在绵山之阳故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城濒涪江西岸,为水陆冲要,自剑阁而南,至此地势始平,为川西著名大县。昔有 “蜀道咽喉”,“剑门锁钥”

  • 下渣

    即下查埠塘。今湖北仙桃市东三十里下查埠镇。明嘉靖《沔州志》卷6:下渣“东一百二十里”。

  • 芭州城

    在今陕西府谷县北。《方舆纪要》卷57府谷县“宁丰城”条下:芭州城“在县东北九十里。元初置州,属山西太原路。至元初省入保德州”。

  • 会昌峡

    在今江西会昌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会昌县:会昌峡在“县西北百里。两山夹江,水流成漩,即湘洪水所经也”。

  • 铁山障

    即今广东梅县西北,与兴宁县接界之铁山障。《方舆纪要》 卷103程乡县: 铁山障 “在县西北九十里。山径荒僻,亦故盗薮也”。

  • 蒲窝汛

    即今云南腾冲县东南七十三里蒲川乡。清有千总外委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