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炉山

香炉山

①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清光绪 《畿辅通志》 卷65: 香炉山 “在独石口东南一百八十里。产铝锡”。

②在今福建连江县北四十里云居山之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香炉山 “道书以为第七十一福地。有峰曰章仙峰。又有童井,深仅尺许,不溢不涸”。

③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元史·世祖纪》: 岁己亥年 (1259),“登香炉山,俯瞰大江”。《方舆纪要》 卷76汉阳府汉阳县: 香炉山在 “府西九十年。以形似名”。

④即今湖南平江县东九十里道岩山。《岳州风土记》 载: “香炉山岩在县东。下有老子祠。上有仙坛丹灶。有池,岁旱祈祷有应。有许旌阳试剑石。”

⑤又名香山。在今广东中山市南六十里。《清一统志 ·广州府》: 香炉山 “峰崖幽峻,东界白银水,南接岭山,有瀑布出焉”。

⑥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109庆远府宜山县: 香炉山 “在府西六十里德胜镇。其并峙者曰文笔山、屏风山”。

⑦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7灵川县: 香炉山在 “县东北三十里。高千仞,中分一小山,形若香炉”。

⑧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镇西缙云山。《舆地纪胜》 卷175重庆府: 香炉山 “在巴县缙云山”。缙云山有香炉峰,为九峰之一。

⑨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明万历 《贵州通志》 卷13清平卫: 香炉山 “盘旋三重,壁立万仞,形如香炉。苗蛮据险为乱,正统十四年总督王骥克平之。正德十二年复叛,参议蔡潮克平之”。


(1)古山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西南。蒙古宪宗九年(1259年)忽必烈取道黄陂,登香炉山,俯瞰大江,即此。(2)今山名。在贵州省凯里市城西。因四周石崖崭绝、叠垒三层,顶平腰束,形似香炉,故名。海拔1234米,仅有一径可盘旋而上。山上有历代苗族起义军营盘遗址、明崇祯时建石拱城门以及清光绪时的“黔阳第一山”碑刻等古迹。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方圆百里的苗族人云集于此举行爬山节活动。


猜你喜欢

  • 永镇桥关

    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后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一百七十里太平乡北永镇村。

  • 杨免堡

    在今山西河曲县南三十三里阳面村。《方舆纪要》卷40河曲县:杨免堡“南去石梯儿十里,堡北十里为得马水营,其西即黄河娘娘滩也”。

  • 保子冈河

    指今四川汶川县西之岷江。以江西保子冈为名。《明史·地理志》 威州: “宣德三年六月迁于保子冈河西,十年六月又迁于保子冈河东千户所城内。”

  • 拒艾山

    在今山东胶南市西。《水经·胶水注》:拒艾水“出(黔陬)县西南拒艾山”。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7谓即铁橛山。一说即艾山。

  • 竹溪河汛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五十里竹溪河南岸。清有外委驻防。

  • 汝遮堡

    北宋置,即今甘肃定西县。绍圣三年(1096)改名安西城。

  • 安福州

    元元贞元年(1295)升安福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明洪武初仍降为安福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安福县为州,治今江西省安福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安福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县。

  • 太初宫

    六朝时宫苑名。三国吴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西南。《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赤乌十年(247),“二月,权适南宫。三月,改作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唐许嵩《建康实录》卷2:赤乌十一年

  • 大康山

    亦名戴天山、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大康镇境。《方舆胜览》卷54绵州:康山“在彰明县北。……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康山,(李)白读书于大康山”。《方舆纪要》卷67彰明县:大匡山在“县北五十里。一名

  • 鲊希黑营

    明置,属普安州。在今贵州盘县北境。万历 《贵州通志》 卷9: 普安州有鲊希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