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狐关
又名常山关、飞狐口、飞狐陉、蜚狐口。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的咽喉。《水经·㶟水注》:“《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即此。
又名常山关、飞狐口、飞狐陉、蜚狐口。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的咽喉。《水经·㶟水注》:“《魏土地记》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飞狐关。”即此。
清置,属中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七十里。
元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老挝北部孟乌再。辖境约当今老挝孟乌怒、孟乌再周围地区。后废入彻里路。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东之蒲阳河。为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所开,为湔堰 (都江堰) 三大干渠之一。《水经·江水注》: “江北则左对繁田, 文翁又穿湔㳛以溉灌繁田一千七百顷。”
①在今河南光山县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千工堰“在县城西。绕城而东,凡数十里,为众水所汇。嘉靖五年邑令王室筑石障水,负郭数千亩皆资以溉。自是修筑不一。万历十二年,复增修之。寻废”。②在今湖北黄陂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一带。《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达哈伤”。
北宋置,属秦州。在今甘肃天水市或清水县境。
北京外城西门。明嘉靖年间筑。初名广宁门。俗称彰仪门,乃沿袭金之旧称。清改为广安门。
北宋置于上亭驿,属梓潼县。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治所在中庆路(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全境、贵州西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部分地区。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置云南布政使司。即“云南行省”。
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治所在武定县 (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西晋辖境相当今越南永福、北太等省地。隋开皇十年 (590)废。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年)置,治武定县(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