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峡
即中宿峡。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三十五里。《清史稿·地理志》 广州府清远县:“中宿峡,一名飞来峡。”
又称清远峡。因在广东省清远市城北,故名。北江小三峡之一。系河流切割山地而成。以孤立在低丘平原上,故名。峡谷壁立,长9千米。峡中高峰对峙,有72峰。为北江小三峡中最雄伟壮观的一段。沿岸有飞来峰、飞霞洞等名胜古迹。北宋文学家苏轼有“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诗句,即指此。
即中宿峡。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三十五里。《清史稿·地理志》 广州府清远县:“中宿峡,一名飞来峡。”
又称清远峡。因在广东省清远市城北,故名。北江小三峡之一。系河流切割山地而成。以孤立在低丘平原上,故名。峡谷壁立,长9千米。峡中高峰对峙,有72峰。为北江小三峡中最雄伟壮观的一段。沿岸有飞来峰、飞霞洞等名胜古迹。北宋文学家苏轼有“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诗句,即指此。
一作多逻斯川或里移德建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境之额尔齐斯河。一说指今玛纳斯河。《旧唐书·突厥下·阿史那贺鲁传》:显庆二年(657),讨阿史那贺鲁,“(苏)定方行至曳咥河西,贺鲁率胡禄居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九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清置,属义州。即今辽宁义县南七里河镇。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3:义州南“十七里七里河铺”。
北宋置,即今甘肃定西县。绍圣三年(1096)改名安西城。
即今河南荥阳市北二十二里高村乡。《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高邨镇 “在荥泽县境。河阴废县西南十里”。
十六国前秦苻坚甘露二年 (360) 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北侧。后废。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新丰县复置渭南县,属渭南郡。治所在今渭南市东南四里。北周属京兆府。隋开皇十四年 (594)
在今福建晋江市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七首塘“在府南二十里。境内之塘四十有一,七首为最大。七首之中,盈塘、砂塘最大。塘中有屿,群峰皆奇耸”。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方舆纪要》卷41蒲州:风陵关“路通潼关,唐圣历初,于风陵堆南津口置关,以讥行旅”。
金筑,故址在今甘肃临洮县境。《金史·地理志》 临洮府狄道县有景骨城。
清雍正十年 (1713) 置巡司,属松潘厅。治所即今四川南坪县。1915年设县佐。1953年改置南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