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陵城
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五里。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韩陵城 “在县治东北五里宋养马圈。原有城池,俗呼为韩陵圈子。元至正十七年迁县治于此。洪武元年因地狭,始迁今治。正德五年黄河水淤平”。
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五里。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韩陵城 “在县治东北五里宋养马圈。原有城池,俗呼为韩陵圈子。元至正十七年迁县治于此。洪武元年因地狭,始迁今治。正德五年黄河水淤平”。
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元和志》 卷2武功县: “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古邰国也。”
东汉中平元年(184)置,属八关都尉。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为洛阳南面门户。以伊阙为名。《后汉书·灵帝纪》 注:“八关谓函谷、广城、伊阙……。”即此。后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伊阙山上。东汉中平
一作弘仁桥。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南四十四里,跨凉水河上。《清一统志·顺天府四》:宏仁桥“旧名马驹桥。明天顺七年改建,赐名。长二十五丈,为洞九,以酾水”。明于此置巡司。
元泰定元年 (1324) 改邕州路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武鸣等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 改为南宁府。元泰定元年(1324年)改邕州路置,治宣
《三辅黄图》卷2引《三辅旧事》云:“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遂泛指都城中的大路。唐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亦指田间的道路。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见《三辅黄图》卷二引《三
即傥城。 今陕西洋县治。 《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至城南, 与洛谷水合。” 《魏书· 世宗纪》: 正始三年 (506),“征虏将军赵遐大破 (萧)衍于
①在今广东雷州市西北。《清一统志·雷州府》: 雷公山 “在海康县西北四十五里。盘旋十余里,林木深郁。昔有雷震此地,因名”。②在今贵州雷山县东,北连雷公坪。苗岭高峰之一。海拔2179米,为清水江与都柳江
①即今福建漳浦县治。唐开元四年(716)漳浦县自今云霄县徙治于此。②即福建漳浦县南之南溪。《方舆纪要》卷99漳浦县:南溪“在县城南,即李澳川也……《志》云,李澳川傍旧有李姓者居此,因名”。唐置,即今福
即今加里曼丹岛南部彭布安河口之瓜拉彭布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卷上: “昙闰法师,洛阳人也……附舶南上,期西印度。至诃陵北渤盆国。遇疾而终。” 唐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 卷1作盆盆洲。《宋史·真
①东汉建安三年(198)析汝南郡置,属豫州。治所在朗陵县(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寻废。东魏复置,治所在阳安城(今确山县东北古城北)。北齐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简州置,治所在阳安县(今四川简阳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