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台 (臺)
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北湑水河北岸。《水经·沔水注》: 壻水 “东南径大成固北,城乘高势,北临壻水。水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容百许人。相传高祖斋七日置坛,设九宾礼,以礼拜信也”。唐岑参 《赴嘉州过城固寻永安超禅师》 诗: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在今陕西城固县东北湑水河北岸。《水经·沔水注》: 壻水 “东南径大成固北,城乘高势,北临壻水。水北有韩信台,高十余丈,上容百许人。相传高祖斋七日置坛,设九宾礼,以礼拜信也”。唐岑参 《赴嘉州过城固寻永安超禅师》 诗: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即今陕西旬阳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唐曾置闾川县于此。
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北。元属田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属田州府,成化三年(1467)徙废。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北。属邕州。明成化三年(1467年)废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北金镇。清属桃源县。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桃源县西有金锁。后又属泗阳县。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泗阳县西有金锁。
在今四川会东县城附近一带。清雍正七年(1729) 置巡司于此。
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二十四里麻店乡大郭村东南。1973年发现。南北长62米,东西宽11米,文化层厚1—3米。是龙山文化遗址上的商代奴隶主墓葬。已露出地面的文物有青铜鼎、爵、觚、彝、戈、矛、刀、铙、斧、编
1942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齐河、禹城二县析置,治齐河城(今山东齐河县南齐河旧址)。取二县首字为名。1950年5月撤销,并入齐河、禹城二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2年由齐河、禹城两县析置。以两
唐置,寄治朔方县界。约在今陕西靖边县境。唐羁縻都督府。以回纥部族置,始建年代及地域无考。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叛唐后,侨治夏州朔方县(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界,属夏州都督府。
清雍正三年(1725)改阳高卫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在山西省东北部、长城南侧,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大同
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 (953) 置,属鄂州。治所在鲇渎镇 (即今湖北嘉鱼县)。《舆地纪胜》 卷66鄂州: “其地有鱼岳山,兼取南有嘉鱼之义。” 元属武昌路。明属武昌府。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
即今湖北黄陂县东北王家河镇。清王定安《求阙斋弟子记》卷12:同治五年(1866)一月,刘铭传闻捻军“犹踞黄陂城,即由长仙岭进取,二十七日抵王家河,踞城二十五里”。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中部。面积158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