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龙镇

青龙镇

①在今山西柳林县东青龙村。《清一统志·汾州府》: 青龙渡 “在永宁州西一百二十里青龙镇。旧设巡司。本朝乾隆三十三年,移驻柳林镇”。

②又名龙江镇、通惠镇。北宋淳化二年 (991)置,属华亭县。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下: “青龙者,乃战舰之名。”孙权造青龙战舰于此,故名。大观中尝改名通惠镇,不久复名青龙镇。其地下瞰吴淞江,据沪渎之口,宋时坊市繁盛,海舶辏集,俗号小杭州,为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曾置市舶司于此。南宋后渐衰落。《宋史·韩世忠传》: 南宋建炎四年(1130),“世忠以前军驻青龙镇”,即此。元分置青龙、新泾二巡司。明嘉靖中于此置青浦县,寻复为镇。


(1)古镇名。又名龙江镇。北宋初期置,在今上海市青浦区东北旧青浦。北宋政和中改名通惠镇,不久复名青龙。其地下瞰吴淞江,据沪渎之口,海舶辐辏,坊市繁盛,俗呼小杭州。绍兴初置市舶司,为对外贸易港口。后渐衰落。明嘉靖中为青浦县治,寻废为镇。(2)今镇名。(1)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01.4平方千米。人口6.2万,满族占56%。镇人民政府驻青龙。人口2.9万。1930年设都山设治局,1933年改青龙县,始为县治。1956年设乡,1958年属跃进公社。1961年析置大杖子公社,1984年改青龙镇。产玉米、谷子、高粱、甘薯。为县蔬菜生产基地。盛产苹果、梨。有机械、轻纺、建材、食品等厂。京建、青抚、秦青等公路经此。(2)在江西省大余县东部、章江河畔。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草坪里,人口200。以境内青龙圩得名。1949年属平岗、联盟二乡。1958年设燎原公社,1959年改名青龙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设镇。产稻、甘蔗、甘薯、油菜籽等,为县猪、禽、鱼重点产区。森林资源丰富,并产茶叶、柑橘、脐橙、沙田柚。有锅炉、农机、电力、制砖、板鸭、果脯、粮油加工等厂。323国道经此。(3)在重庆市奉节县南部。面积66.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龙嘴,人口 7700。以地形似龙嘴得名。1940年前属土字乡,1940年置青龙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复乡。1991年并入上庄、范家、白腊乡部分置镇。1995年上庄乡划出。主产稻、玉米、小麦、薯类。特产蚕茧、白肋烟。县、市硫磺厂设此。有火电、采煤、农副产品加工等厂。奉恩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彭山县境北部。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龙,人口 5000。以驻地青龙场得名。1949年为青龙乡,1953年置镇,1958年改观音公社,1984年改青龙乡,同年建镇,1992年同乐乡并入。有氮肥、水泥、印刷、羽绒、酿酒等业。为县北商业大镇。成昆铁路、新乐公路经此,南河通航。(5)在四川省泸县西北部。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龙,人口390。以驻地得名。1950年为青龙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92年天洋乡并入置镇。盛产梨、桃、李、茶叶、油桐籽、楠竹。特产“黑凼子茶”。有酿酒、农机、造纸、编织、耐火材料等业。泸县园艺场驻此。川云公路东线经此。(6)在贵州省德江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8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龙街,人口3.6万。因附近山形得名。明初称大堡,隆庆二年(1568年)辟为集市。清光绪八年(1882年)徙安化县治于此,后历为安化、德江县治所。1932年置玉姜镇,1953年更名城关镇。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4年置姜司镇,1992年更名青龙镇。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烤烟、柑橘。326国道经此。(7)在云南省华宁县北部。面积433.2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龙街,人口 4430。青龙街,原名“芦柴冲”。以地处箐河冲,芦柴(芦苇)茂盛得名。后成集市,逢蛇日赶集,称“蛇街”,继因名不雅,以在青龙河畔,改名“青龙街”。明设龙门里。清改易富乡。1920年为华宁县四区,1950年改第四区。1958年称青龙公社,1984年改为青龙区,1988年置青龙镇。1998年禄丰乡并入。地处南盘江与抚仙湖间的山地及河谷。产烤烟、稻、玉米、蚕豆、小麦等。特产抗浪鱼等。有水电、化工、木器、食品、酿酒、农具修造等厂(站)。华澄公路经此。(8)在云南省建水县西南部。面积365.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龙,人口 1000。原名孙家铺。以驻地西南的青龙山得名。民国时为青龙乡。1950年为八区。1958年与三区合并为西庄公社。1960年析出为老里洞区。1970年为老里洞公社,1982年为青龙公社。1984年为区,1987年为乡,2000年设镇。产稻、玉米、甘薯、小麦、甘蔗、花生、烤烟、核桃、油菜籽及西瓜、柑橘、桃等水果。有粮食加工厂、铁业社、畜牧场、茶场。有集市。有公路接晋思公路。(9)在云南省安宁市北部。面积138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青龙,人口 5440。以元初所建青龙寺得名。1950年为青龙乡。1958年为青龙管理区。1960年为青龙公社。1984年为区。1988年复为乡。1997年设镇。地处丘陵和山区。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水果等。有炼铁、铸造、轧钢、五金、建筑、修理等企业。有集市。成昆铁路经此并设站。有公路西南接昆瑞公路。


猜你喜欢

  • 白龙池

    古名滋茂池。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东北,龙溪河源处龙池。清嘉庆《汶川县志》卷7:滋茂池在“县南一百二十里,龙溪沟入四十八里。四合皆山,中一巨浸。俗呼为白龙池, 曰滋茂池。一名慈母池,在慈母山下,

  • 马骡港

    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北苏咀镇马逻村。《明史·徐达传》:“会(常)遇春攻淮安,破吴军马骡港,守将梅思祖以城降。”

  • 西延城

    唐置,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

  • 秀延水

    即古辱水。亦名吐延水、清间水。源出今陕西子长县西北, 东流径清涧县, 至延川县入黄河。《水经·河水注》:“《山海经》曰,辱水出鸟山,……东流注入河,俗谓之秀延水。”

  • 龙门寺

    在今山西平顺县城东北一百三十里石城村附近的龙门山腰,创始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北宋乾德年间改今名。明、清时曾修葺。现存殿堂廊庑,布局严谨。其中西配殿为五代唐同光三年(925)所建,我国五代

  • 嵩阳寺

    北魏太和八年 (484) 建,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洛阳伽蓝记》 卷5:“嵩高中有……嵩阳寺。” 《中岳嵩阳寺碑》: “有大德沙门生禅师,……于太和八年,岁次甲子,建造伽兰,筑立塔殿,布置僧房。”

  • 斗姆阁

    即今云南个旧市南斗姆阁。清代设斗姆阁汛。

  • 丁吉牙城

    即今西藏定结县东南定结。《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丁吉牙城“在日喀则城西南四百十里”。

  • 武遂

    ①战国燕邑,后为赵地。在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史记· 赵世家》: 悼襄王二年 (前243),“李牧将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②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一说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史

  • 丁机宜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的直名丁宜。明张燮《东西洋考》卷4:“丁机宜,爪哇属国也。幅员最狭,酋众仅千余。柔佛黠而雄,丁机宜境相接也。”《顺风相送》“苧盘往丁机宜针”条:“(长腰屿)出猪母头用庚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