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衣县

青衣县

①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芦山县。一说在今名山县北。以青衣羌国为名。天汉四年 (前97) 为西部都尉治。《史记·彭越列传》: 高帝十年 (前197),越被人告谋反,“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集解》: “文颖曰:青衣,县名,在蜀。” 即此。东汉阳嘉二年 (133) 改为汉嘉县。

②西魏恭帝时置,为青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 (刘家场)。《方舆纪要》 卷71青神县: “盖取蚕丛氏青衣以劝农桑为名。” 北周改为青神县。

③隋开皇九年 (589) 改峨眉县置,为嘉州治。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元和志》 卷31龙游县: 青衣县 “取青衣水为名”。十年 (590) 改为龙游县。


古县名。(1)本青衣羌地。西汉高后六年(前182年)置县,治今四川省名山县北。属蜀郡。天汉四年(前97年)罢沈黎郡,置两都尉,一居青衣,统辖汉人。东汉延光二年(123年)为蜀郡属国都尉治。阳嘉二年(133年)改为汉嘉县。(2)隋开皇九年(589年)以峨眉县改名,治今四川省乐山市。“取青衣水为名也”(《元和郡县志》)。为嘉州治。次年改龙游县。


猜你喜欢

  • 天岭

    ①又名偏岭。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胡峤云:归化州“又三日登天岭,岭东西连亘,有路北下,四顾冥然,黄云白草,不可穷极。契丹谓峤曰:‘此辞乡岭也……”。《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开

  • 金峒安抚司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施南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五十六里金洞司。清初改为金峒土司。元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长官司。永乐五年(1407年)复改安抚司。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属施南

  • 白崖赕

    又称勃弄赕。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白崖城(今云南弥渡县西北二十二里红岩街西)。郭松年《大理行记》:“县西石崖斩绝,其色如雪,故曰白崖。”宋大理属首府大理。元代废。又称勃弄赕。南诏置,在今云南省弥

  • 飞仙岭

    一名威风山。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四十里。清乾隆《广元县志》:飞仙岭“三面环江,峭壁千仞。上有观名飞仙观,一面与前山相接,其间起一阁,名飞仙阁。为径行大路,亦栈道中之险要”。

  • ①西周封国。在今山东郯城县北。战国初灭于越。《左传》: 宣公四年 (前605),“公及齐侯平莒及郯”。又,昭公十七年 (前525),“郯子来朝”。皆此。②一作虚。在今河南封丘县北。《公羊传》: 桓公十

  • 济阳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十年 (前340),“城济阳”。《史记· 苏秦传》:“ (秦) 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 皆此。秦置县。古邑名

  • 银洞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唐县“神和山” 条下引 《县志》 云: “县西北高尖峪、空间窑诸处,旧尝产银,谓之银洞。明初尝采矿炼银,力多利少,闭不复采。”

  • 马西支线

    又称西佐支线。为京汉铁路支线。自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西至峰峰(即西佐)。长20.6公里。今为马磁线的一段。

  • 武昌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改武昌路置,为湖广行省省会。治所在江夏县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约当今湖北蒲圻市、通城县以东,长江以南,阳新县以西地区。洪武九年(1376) 为湖广布政使司

  • 天保城

    一作天堡城。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紫金山第三峰(即天保山)之巅,紫金山天文台大院内,是太平天国时期为保卫天京修筑的重要军事要塞。当时清军在南京城东孝陵卫一带建江南大营,直接威胁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安全。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