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
①在今浙江宁海县西。《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雷山在 “县西三十里。有三十六峰,亦曰三十六雷山”。
②在今广西柳州市南十里。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雷山两崖皆东向,雷水出焉。”
①在今浙江宁海县西。《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雷山在 “县西三十里。有三十六峰,亦曰三十六雷山”。
②在今广西柳州市南十里。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雷山两崖皆东向,雷水出焉。”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甬江入海口外。元 《延祐四明志》 卷7定海县: 游山 “在县 (今宁波市镇海区) 东二里海中”。
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青海乡南。清光绪《吉林通志》 卷17: 乌苏里江西岸,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和罗”。
在今江西寻乌县西。《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长宁县: 登头岭在 “县西四十里。行者必登绝顶,路始得通,因名。有登头隘”。
在今越南西北部老街市。《方舆纪要》卷112归化府:水尾城“在州西南,交趾之水尾州也,与云南老挝宣慰司接界。《志》云: 自水尾州至老挝司城五百六十七里。宣德二年,沐晟由云南进讨黎利,至水尾县之高寨。贼水
在今河北威县东梨园屯乡。为清末山东冠县、河北威县一带义和拳活动中心。民国 《威县志》 卷20: 光绪二十四年 (1898),“山东冠县梨园屯村义和拳民与天主教民因庙地起争端,激起事变”。在今河北省威县
西汉置,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西南花沟镇。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高青县西南。属千乘郡。因在邹平县之东,故名。东汉省。
北宋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北莲花乡。金为安乡关城。元升为安乡县。
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苏木。清为乌珠穆沁左翼旗驻地。
一作金吕城。在今甘肃永昌县北 (一说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晋书· 张轨传· 张天锡附传》: 东晋太元元年 (376),前秦苻坚遣将伐前凉,“天锡率万人顿金昌城”。即此。在今甘肃省永昌县北。《资治通鉴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境。《明史·陈怀传》: “宣德六年,松潘勒都、北定诸族暨空郎、龙溪诸寨番复叛。怀遣兵战败,指挥安宁等死者三百余人。” 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