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雪峰山

雪峰山

①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律,五代王闽改今名。《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雪峰 “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 卷10福州佛寺: 雪峰寺 “在侯官县西百余里,唐咸通中真觉禅师义存游吴楚,至武陵,传法于五祖德山。乃归闽,居芙蓉山石室,其徒蝟集,于是得象骨峰诛茅为庵。一日登巅遇雪,留宿其上,因名雪山”。山上枯木庵,枯木腹内留存唐朝以来题刻甚多,为我国惟一的 “树腹碑”。《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二年 (945),光州人李仁达作乱。据福州,迎雪峰寺僧卓严称帝,即此。

②在今湖北蒲圻市南。《清一统志·武昌府一》:雪峰山 “在蒲圻县南二十里。有雪峰寺,唐咸通二年建”。

③在今湖南会同县东北四十里。《清 一统志·靖州》: 雪峰山 “冬后积雪不断。(南宋) 魏了翁诗:‘雪峰高大冲霄汉’”,即此。


(1)古山名。在今福建省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峰,五代王闽时改今名。《舆地纪胜》福州《景物上》:雪峰“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福州佛寺:雪峰寺“在侯官县西百余里。唐咸通中真觉禅师义存留吴楚,至武陵,传法于五祖德山。乃归闽,居芙蓉山石室,其徒猬集,于是得象骨峰诛茅为庵。一日登巅遇雪,留宿其上,因名雪山”。山上枯木庵,枯木腹内留存唐朝以来题刻甚多,为全国惟一的“树腹碑”。《资治通鉴》载,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光州人李仁达作乱,据福州,迎雪峰寺僧卓严称帝,即此。(2)今山名。(1)在福建省明溪县城南。通称十公芜(坞),亦名楼台鼓角山。为县城屏障。因寒冬多积雪,故名。主峰海拔1004米。盛长松、杉、杂木。峰左有元朝的福建平章政事陈有定屯兵故垒,至今烽火台、关墙、堑壕旧迹仍存。“明溪八景”之一的“雪峰营垒”。即指此山。(2)在湖南省西部。《大清一统志》:雪峰山“冬后积雪不断。魏了翁诗‘雪峰高大冲霄汉’即此”。南起湘、桂边境的八十里大南山,北至洞庭湖滨,绵延300余千米。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南段高峻。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资水切过中北段形成S形转折,峡谷以北逐渐低缓,成为丘陵,西坡缓,东坡陡。为中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洞庭湖水系沅江和资水的分水岭。发源和流经山区的河流水能丰沛,已建大型水电站柘溪水电站。湖南最重要的林区,盛产杉木。有湘黔铁路和公路干线穿越隘口。


猜你喜欢

  • 错拉宗

    即错拉。今西藏错那县。

  • 东兴堤

    三国吴筑,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湖市相接。《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以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

  • 苏祁县

    ①即苏示县。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三国志·蜀书·张嶷传》:后主时为越嶲郡太守,“苏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复反。嶷诛逢”。②北周天和三年(568)于废苏示(祁)县置,为亮善郡治。治

  • 尤溪县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山洞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尤溪县。五代南唐保大六年(948)改属剑州。《寰宇记》卷100南剑州尤溪县:“其地与漳州龙岩县、汀州沙县及福州侯官县三处交界,山洞幽深,溪滩险峻,

  • 自由县

    1927年析登封、洛阳、临汝、伊阳四县地置,属河南省。治所在白沙镇(今河南伊川县东二十二里白沙乡)。1932废入伊川县。旧县名。1929年由洛阳县巽区大部,登封县之吕店、余四二里,临汝县之梁家河、南卫

  • 干沟塘

    亦作干沟铺塘。即今湖北宣恩县南十里干沟河西岸和平乡。清同治《施南府志》卷6《村集》:“干沟塘,(宣恩县)治南十五里。”

  • 邛县

    明洪武九年(1376)降邛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邛崃市。成化十九年(1483)复升为邛州。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邛州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属四川省。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升为州

  • 三山矶

    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三山矶“国朝陈尧佐泊舟三山矶”,即此。《明史·地理志》 繁昌县:“又三山矶在东北,滨江。”明置三山巡司于此。

  • 独山县

    1913年改独山州置,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在贵州省南部,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2445平方千米。人口32.9万。辖8镇、10乡(含3民族乡

  • 那零营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南。《方舆纪要》卷105临高县:“那零营在县南。又南有屯建营。俱防生熟黎人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