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雄州

雄州

①唐置,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堡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雄州: “在灵州西南一百八十里。中和元年 (881) 徙治承天堡,为行州。” 后废。

②五代南汉乾和四年 (946) 置,治所在浈昌县(今广东南雄县)。辖境相当今广东南雄、始昌二县地。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南雄州。

③南唐时置,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周显德中,州徙,仍为六合县。

④五代周显德六年 (959) 以瓦桥关置,治所在归义县 (北宋改为归信县,即今河北雄县)。北宋辖境相当今河北雄县、容城县地。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 (1374) 降为雄县。

⑤五代周改建武军置,治所在天长县 (今安徽天长市)。北宋初改置天长军。


(1)唐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石空堡附近。后徙今中卫市附近。辖境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一带。五代晋天福七年(942年)废。(2)五代南汉乾和四年(946年)置,治浈昌县(今广东南雄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南雄、始兴二县地。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为南雄州。(3)五代周显德四年(957年)置,治今安徽省天长市。寻废。(4)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北伐契丹于瓦桥关置,治归义县(北宋改名归信县,即今雄县)。宋代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雄县、容城县地。属河北东路。金属中都路。元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为雄县。


猜你喜欢

  • 巨鹿郡

    ①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置,治所在巨鹿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及山东临清以北地。汉缩小至今滹沱河以南、平乡以北,柏乡以

  • 五显集

    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五显乡。清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五显集在“州西南六十里”。

  • 贯市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二十四里阳坊镇西贯市村。清为驻防要地,设把总驻守。

  • 栗子关

    ①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 “铜罗关” 条下: “又栗子关亦在县东南百四十里,接罗田界。以山多栗而名。”②在今湖北罗田县北一百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6罗田县 “岐岭关” 条下:

  • 埭沟河

    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埭沟河“在县北六十里,受漳湖诸流,连怀宁县境之沙滩,又东经石库渡至皖口入江”。

  • 桑隧

    又名桑里。春秋蔡邑。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古邑名。春秋蔡邑。在今河

  • 蛤湖山

    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赣县: 蛤湖山 “在府西北三十里。一名三阳山。上有三峰,下有龙湫,与崆峒相对,为郡城后屏”。

  • 平戎城

    亦名平戎军。唐开元二十八年(740)改安戎城置,属维州。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北鹧鸪山东侧。一说马尔康县东境。《舆地纪胜》卷149:平戎城,“《图经》云:安戎城,唐初筑之,以断吐蕃趋蛮之路。其后吐蕃取之。

  • 护甲山

    即胡甲山。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

  • 长宁河

    ①即长临河镇。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卷3作长宁河。②即《水经注》之云门谷水。在今陕西澄城县西北,南入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