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雁门关

雁门关

①唐置,在今山西古交市西北二十里镇城底镇。《新唐书·地理志》: 宪州天池县有 “雁门关”。《寰宇记》 卷42宪州: “雁门关在州东南六十里,属天池县雁门乡。其关东临汾水,西倚高山,接岚、朔州。” 《清一统志 ·忻州》: “忻、代俱有雁门关,代在雁门山,建在前。忻在雁门乡,建在后。非一关也。”

②一名西陉关。唐置,故址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十二里雁门关西雁门山上。北宋时为防御契丹重地。《宋史·杨业传》: “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即此。元废。明筑雁门关于今雁门关村,为山西三关之一。

③明置,属茂州。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东北十里雁门乡。《清 一统志·茂州》: 雁门关 “在州南七十里。明正统十年,黑苦等羌倡乱,巡抚寇深置关,临江据险,为州南门户。旁有偏桥,关外以溪为限,溪南即汶川县界”。《明史·四川土司传》: 洪武十一年(1378),讨汶川土酋孟道贯,“师进雁门关,道险,蛮复据之”。即此。


又称西陉关、西径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千米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天下郡国利病书》谓:“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叠��,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隋仁寿四年(604年),朔州刺史杨义臣救李景于代州,又帅马步二万,夜出西陉关,大破杨谅将乔钟葵,即此。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万历年间复筑门楼。今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通。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猜你喜欢

  • 建德城

    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北。《方舆纪要》 卷15广平府永年县: 建德城 “在府 (今永年县东南城关镇) 北二十五里。有故城二,东西相直,相传窦建德屯军处”。

  • 旧县

    ①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南朝宋以来,先后置睢陵、睢阳、池南、招义、化明、招信等县,至元始废。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本名松源镇,五代南唐保大九年(951)置松源县。北宋开宝

  • 瓦梁垒

    亦曰瓦梁城。在今江苏六合县西五十五里。《明史·太祖纪》:元至正十四年(1354),元兵“围六合。太祖曰:‘六合破,滁且不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即此。即“瓦梁城”。

  • 延寿关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齐王冏讨赵王伦,伦遣孙辅、李严帅兵七千,“自延寿关出”拒之,即此。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南。《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冏讨赵王伦,伦遣兵

  • 首拔河

    亦名树枝河。即今新疆和田、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魏书·西域传》: “于阗城东三十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 唐杜祐《通典》 卷192:“首拔河,亦名树枝河。或云即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戍水,一名计首

  • 陈家祠

    又名陈氏书院。在今广东广州市中山七路。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为广东七十二县陈姓合族祠及书院。祠占地1.3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式布局,东西阔80米,南北深80米,有九厅六院。庭院布局严

  • 弥诺江

    即今缅甸钦敦江。一说指今迈立开江。唐樊绰 《蛮书》 卷2: “丽水一名禄卑江,源自逻些城三危山中,南流过丽水城西,又南至苍望,又东南过道双王道勿川西,过弥诺道立栅,又西与弥诺江合流,过骠国,南入于海。

  • 水藤堡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北水藤村。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顺德县有“水藤墟”。

  • 葱岭河

    即今新疆塔里木河 上源叶尔羌河。《汉书· 西域传》: “其河有两源: 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作葱岭南河。古水名。即今新疆维吾

  • 黄檗山

    又作黄蘖山。在今江西新干县西。《寰宇记》 卷109吉州新淦县: 黄檗山 “在县南 (西) 二十里。唐权载之有 《黄檗馆遇雨》 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黄蘖山 “在县西二十里,临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