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雁荡山

雁荡山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主峰海拔1056米。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 “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未尝有言者。” 至北宋太平兴国初僧全了栖止此山,建灵岩寺,山始显名。《元丰九域志》 卷5温州: 乐清县有 “雁荡山”。《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乐清县:雁荡山 “岩峦盘曲,凡数百里。其峰百有二、谷十、洞八、岩三十,争奇竞胜……绝顶有湖方十余里,水常不涸,雁之春归者留宿焉,故曰雁荡”。今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在浙江省东南部。《广雁荡山志》:“春雁归时多宿于此,故名。”东北—西南走向。分南、北两山。山体主要由流纹岩和凝灰岩组成,节理发达。北雁荡山主要在乐清市境,主峰百岗尖(1150米),次高峰雁湖岗(1057米)。南雁荡山主要在平阳县西,主峰九峰尖(1237米)。通常所称雁荡山,指北雁荡山。雁湖岗顶有雁湖,芦苇丛生,结草成荡,秋雁常来栖宿,故称雁荡。雁荡开始知名于唐初,至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以后,声誉渐著,寺庙亭院相继而兴,当时曾有十八古刹、十六亭、十院。至明代,雁荡百二奇峰的名称已全部形成。风景区东起羊角洞,西至芙蓉白岩,南起筋竹涧口,北至仙姑洞,面积约400平方千米。分为灵峰、灵岩、大龙湫、雁湖、显圣门、仙人桥、羊角洞等风景区,东南部风景较集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称为雁荡风景三绝。全景区计有一百零二峰、六十四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四嶂、十八瀑、二十八潭、十三坑、十三岭、十泉二水、八门四阙、七溪一涧、八桥二湖等风景点,共380多处。中以峰、石、涧、瀑称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辟有国家森林公园,并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猜你喜欢

  • 石鼓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石鼓渡。《清一统志·广信府》“江浒山镇”条下:又“(贵溪县金沙埠)西十里曰石鼓……俱为水陆要冲, 今皆有兵戍守”。

  • 广桥寨

    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南。《清一统志·兴化府》:广桥寨“在仙游县西南二十里。路当晋江、南安、安溪之冲,设木为寨。其南为南关寨。皆里人魏昇鸠工造设”。

  • ①春秋晋地,当在今山西闻喜县西。《左传》:文公三年 (前624),“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官及郊”。即此。《史记·秦本纪》 作鄗。②春秋曹地。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左传》: 定公十二年 (前498),

  • 桃槐国

    在今帕米尔北部阿赖谷一带。《汉书·西域传上》: 桃槐国 “王去长安万 一千八十里。户七百,口五千,胜兵千人”。西域古国名。在今帕米尔北部阿赖谷地一带,一说与捐毒、休循同处。西汉属西域都护。

  • 又称邴。春秋时郑国祀泰山的汤沐邑。在今山东费县东方城镇北。《左传》: 隐公八年 (前715),“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公羊传》、《穀梁传》 作“邴”。《

  • 和平驿

    在今甘肃康乐县境。《方舆纪要》 卷60临洮府狄道县: 和平驿,“ 《舆程记》: 在府西六十里”。

  • 乐古县

    北宋崇宁四年(1105)置,为格州治。治所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崇宁五年(1106)改为从州治。政和初废为乐古砦。

  • 蛮城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北荡泽河畔。《水经·滍水注》: 波水 “出霍阳西川大岭东谷,……其水又南径蛮城下,盖蛮别邑也”。

  • 下高岩

    在今湖南吉首市市西北七十五里,与永绥(今花垣县)境之上高岩相接。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左倚峭壁,右临深涧,最为险阻”。清乾隆征苗时,屯永绥粮运于此。

  • 定渠

    一名定都渠,或作定渚渠。在今山东平度市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36平度县: 定渠 “与州东北之药石水及石渎河合流入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