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泉山
一名谒泉山。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水经·文水注》: “其山石崖绝险,壁立天固。……泉发于两寺之间,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泉之名矣。”
一名谒泉山。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水经·文水注》: “其山石崖绝险,壁立天固。……泉发于两寺之间,东流沥石,沿注山下。又东,津渠隐没而不恒流,故有隐泉之名矣。”
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明一统志》 卷60襄阳府: 谢公岩 “在府治西南五里。昔谢希逸游此。故名”。上有仙人洞。其草经冬不萎,可避寒。洞旁有宋、明摩岩石刻。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大坪田“在县东北四十里。《闻见录》:大坪田道通汤溪、武义、宣平,为县境要口”。
藏语音译名。亦作朵·甘。大体上当今青海、甘肃藏族聚居区和西藏北境及四川、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吐蕃王朝(约629—842)占据管辖,两宋时建有唃厮啰等地方政权;元代为宣政院管辖,置吐蕃等处及吐蕃等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一百里五山。《水经·潍水注》: “潍水导源潍山。” 东汉许慎 《说文》: “吕忱云: 潍水出箕屋山。” 《淮南子·墜形训》: “维出覆舟。” 盖一山而异名。
亦作黄雒河镇。即今安徽无为县北三十里黄雒乡。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四十里,漳河北岸石硊镇,南接南陵县界。《晋书·桓彝传》:苏峻之乱,“乃遣将军朱绰讨贼别帅于芜湖,破之。彝寻出石硊”,即此。
又名大沫崓。在今山东费县西南。《清一统志·沂州府》: 柱子崓 “在费县西南四十里”。即“大沫崓”。
又名额彬格逊淖尔。亦名苇湖。即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南玛纳斯湖。清道光《新疆识略》卷1:阿雅尔淖尔“有二源:东源为洛克伦河、呼图壁河所汇;西源为玛纳斯河、乌兰乌苏河所汇。……淖尔在安集海正北”。
明洪武十六年 (1383) 改普安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旧普安。二十二年 (1389) 废。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以普安路改置,治今贵州省盘县东旧普安镇。属云南布政司。二十二年
在今河北临城县东南。《明 一统志》 卷3真定府: 钓盘山 “在临城县东南五里。相传韩信败陈余于此。余问其地,曰钓盘山。余曰: 鱼遇钓盘,吾其亡矣。果遇害”。《明史·地理志》 临城县: “西北有泜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