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右卫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居庸关千户所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北居庸关北口。宣德五年 (1430) 移治怀来卫城 (今河北怀来县东南),隆庆元年 (1567) 改名延庆右卫。清初废。
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北口。属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年)移治怀来城(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现没于官厅水库)。属万全都司。隆庆元年(1567年)改名为延庆右卫。
明永乐二年 (1404) 改居庸关千户所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北居庸关北口。宣德五年 (1430) 移治怀来卫城 (今河北怀来县东南),隆庆元年 (1567) 改名延庆右卫。清初废。
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居庸关北口。属后军都督府。宣德五年(1430年)移治怀来城(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现没于官厅水库)。属万全都司。隆庆元年(1567年)改名为延庆右卫。
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 置,属宁远府。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河西)。雍正六年 (1728) 改为土千总。
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岔溪。《水经·夷水注》:长阳溪“溪水西南潜穴,穴在射堂村东六七里,谷中有石穴,清泉濆流,三十许步复入穴,即长杨之源也。……其水重源显发,北流注于夷水。此水清冷,甚于大溪,纵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陇右节度使。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东。《资治通鉴》: 唐永隆元年 (680),“秋七月,吐蕃寇河源,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击却之。擢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常之以河源冲要,欲加兵戍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南。《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合灵溪水,水无泉源,上承散水,合成大溪,南流注江。江、溪之会有灵溪戍,背阿面江,西带灵溪,故戍得其名矣。”
东汉改广戚侯国为县,属彭城国。治所即今山东微山县(夏镇)。三国时属沛国。西晋仍属彭城国。东晋废。古县名。东汉置,治今江苏省沛县东。东晋废(一说南朝宋废)。
①在今湖北荆沙市西北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后汉书·光武帝》: 建武五年 (29),“遣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二将军伐田戎于津乡,大破之”。注:“南郡有津乡,故城在今荆州江陵县东。”②在今湖北枝江县西。《水经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置,为威州治。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后周显德二年 (955) 为环州治。四年 (957) 改为通远军治,北宋淳化五年 (994) 复为环州治。天圣元年 (1023) 改名方渠
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 置蓟州总督,次年改为蓟辽总督,为捍卫北京之军事重镇。三十三年 (1554),移驻密云县 (今北京市密云县)。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北部、辽宁
指住牧于今四川羊拱山、鹧鸪山、邛崃山以西的八个部落。《新唐书·韦皋传》:贞元间,“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乃诏皋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司
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铁厂堡。《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 铁场堡在“卫西六十里,与山海关接界”。